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习惯,服药时仅用一口水送服,这样的服药方式其实是不正确的。大量实验资料表明,服药时增加饮水量能提高溶解度低和用量较大药物的血药峰浓度,加快达峰时间,从而提高这些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疗效。
饮水量大可增加胃的排空速度,使药物更快到达肠部,提高吸收速率(多数药物在小肠被吸收)。饮水量大对许多溶解度低且剂量大的药物也能增加溶出量,使吸收量增加,从而提高血药浓度。所以,服药时应用足量的水(200~300毫升)送服,不能不用水干吞,以免药物(尤其是胶囊剂)黏附于食管壁,对食管造成损伤。
还有一种看法是,有些刺激胃的药(如阿斯匹林)应该用牛奶服用。这有一定道理。牛奶具有轻柔的包敷作用,能够中和胃液中的盐酸。但是,对阿斯匹林有益,对其他药物却有害。例如,四环素与牛奶中的钙混在一起,使治疗效果降低75%。
有时,服药姿势不当也会影响疗效。如某些治疗胃溃疡的药,其药理作用是药物与胃黏液中的黏蛋白结合形成保护膜,覆盖溃疡面而促进溃疡愈合。所以,服用抗溃疡药后应该静卧片刻,并根据不同的溃疡部位,采用不同的卧位。溃疡在胃底后壁,宜仰卧,溃疡在胃体后侧壁,宜左侧卧位。这样既可减慢药物排空时间,延长药效,又可减少胃酸和十二指肠液的反流,减轻对胃黏膜的侵腐作用,从而提高疗效。
其他热点新闻链接:
(实习编辑:张丹丹)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擅长领域:主治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