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生集团到实体医院
作为中国自由执业医生誓言三位起草人之一,宋冬雷认为自己作为“先出来的人”,应该先趟出一条路,告诉后面的医生自由执业之路该怎么走。2015年9月,他的冬雷脑科医生集团宣布成立。
作为国内首家以体制外医生为核心组成的脑科医生集团,宋冬雷在一片争议与质疑声中开始了“为自己打工”的日子。
“医生集团在国内是新生事物,但在国际上早已经是医生执业的通用模式了。”宋冬雷表示,“社会的发展,人民的医疗需求,公立医院在很多方面,越来越无法满足。像我这样的体制内医生‘跳出来’,是大势所趋。”
然而,由于医生集团系轻资产运营,不得不依附于医院,尽管医生集团已经软硬件(医护、手术设备器材)都具备了。不仅如此,“医保的结算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医生集团影响力的辐射。”于是,宋冬雷萌生了建一家实体医院的想法。
说干就干,宋冬雷很快就将想法落地了。2018年5月,医院正式开建。在各部门的协调下,医院最终选址于大虹桥地区的青浦区徐泾镇。选址于此,宋冬雷有自己的想法:“这里是上海的中心,未来还是世界的中心。而冬雷脑科医院的定位就是国际性脑专科医院。”
刚开始建医院那会,有人鼓励,有人质疑,也有人观望,毕竟,一个脑外科专家离开体制才短短几年,就想自己建医院,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在体制内,养活自己很容易。现在要管理一家医院,什么事都要操心,压力不小。”宋冬雷坦言,自去年7月冬雷脑科医院开始筹建,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他没睡过几个安稳觉,头发也白了不少。
打造中国版的梅奥诊所
最近一年,宋冬雷一直在朋友圈里“直播”医院的工程进度,发表自己的体会。有时候发发牢骚,有时候也给自己打打气,但字里行间总能透露出执着与期待。
10月26日,“怀胎十月”的冬雷脑科医院终于“一朝分娩”。在青浦区徐泾镇华徐公路上,远远就能看到上海冬雷脑科医院。这家定位三级的脑专科医院,占地面积两万平方米,预设床位300张,首期开设100张床位。
医院采取全预约制,在试运行阶段,门诊量已达200多人次,开展了十多台脑外科手术。宋冬雷本人还亲自操刀了医院的首台手术——神经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
宋冬雷说,冬雷脑科医院的医生团队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有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康复、重症等神经相关学科的40多位医学专家加入。但他深知,制约民营医院发展的最根本原因还是人才,“多点执业没有完全放开,制约了医疗人才的自由流动。”对此,受益于上海对高水平社会办医的支持,冬雷脑科医院也将为沪上名医“多点执业”提供一个平台。
宋冬雷对医院寄予厚望,“上海冬雷脑科医院将传承百年华山精神与技术,不忘‘患者需求第一’的价值观,时刻践行‘做令人感动的医疗’。”他说,希望在上海建一座具有示范性的社会医疗机构,与公立医院实现差异化竞争。
宋冬雷还有一个愿景,那就是把冬雷脑科医院打造成中国版的梅奥诊所。“中国还没有特别理想的医院能对标梅奥的服务理念、服务流程以及患者体验,公立医院肯定是做不到的,因此我决定自己办一家。”
“随着医改的不断推进,医生集团和优秀的民营医院是这场医疗改革中最重要的两股力量。优秀的民营医院是医生的平台,会在公立医院以外的区域真正以医生的力量推进改革,最终倒逼公立医院,完成整个体系的升级。”宋冬雷对此有着自己的看法:“梅奥、克利夫兰……很多做的好的民营医院,都是由医生发起的。我也是医生,我坚信我也能做到。”
医院正式开业的前一天晚上,宋冬雷在朋友圈发了一条消息:一切准备就绪,医院的基本功能已经齐全,看病是没问题了,但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把初生的婴儿培养成美少女,还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心血。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常见病
擅长领域:呼吸系统疾病(如: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发绀、困难,胸闷、心悸、打鼾……)及老年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胸部肿瘤、呼吸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肠功紊乱、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风湿……)的诊断及治疗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