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盘”国有企业附属医院
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深化改革是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一项重要任务。
2016年3月,《国务院关于印发加快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6〕19 号)明确了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深化改革的目标和任务,要求2018年底前基本完成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深化改革。
2018年7月,《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央企业办医疗机构深化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资厅发改革〔2018〕25号)指出,华润健康、国药集团、中国诚通、中国通用、中国国投、中国国新等6家中央企业可参与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的资源整合。
国药集团是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中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全、综合实力最强的医药健康产业集团。2016年,集团营业收入超3000亿元,是目前唯一一家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医药企业。
医院并购潮还将继续
分析人士认为,药企收购医院,看中的正是医院的潜在的巨大盈利能力,此外,打通“产业链”,也是药企的目的之一。在收购过程中,上市药企的出手也是十分阔绰。2018年年5月,通化金马就以近22亿元价格一口气吞下5家医院。
一系列医改政策推动,多元医院产权结构正在建立过程中,社会资本也在积极布局,体制内非核心的公立医院、公立医院集团通过并购做实等,将成为下一步并购方向。然而,由于并购后出现的经营管理不善等问题,很多被收购后的公立医院也难逃被收购困局。
据“医学界”此前报道,虽然国内很多企业都在收购医院,但是大部分企业面临着收购后如何进行管理的问题。比如,收购后的医院品牌建设、医院内部经营管理以及医院医生资源配置等都成为摆在收购企业面前的难题。
“国企医院无论怎么改,关键是一定要保持国企医院的公立医院属性和非营利性。”“两会”期间,国企医院改制成为医药界热点话题,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院长顾晋对财新记者表示,国企医院的平稳过渡需要得到职工的支持,医院的性质不能变。同样,国企医院职工也应调整心态,不能指望躺在社会资本的投入上,不付出,不努力。
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几年内,医院并购潮还将继续。而药企与医院的“联姻”的结局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咳喘、哮证。对不孕不育、肺心病、急慢性前列腺炎、男女更年期综合征,胃肠疾病,眩晕等疑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
擅长领域:专长糖尿病及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及内分泌相关疾病的中医调治,对眩晕、头痛、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腰痛、关节痛、月经病、皮炎湿疹等常见病均有一定诊治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