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云南一名身患白血病的少女,配型成功却无钱动手术。为了寻求救助,少女的家长奔波4个月,求助过民政、卫生等政府部门及红十字基金会等慈善机构,均未能筹到资金,得到救助。
这个案例,折射出众多贫困大病患者求助道路上的艰辛;同时,也提出了一道待解的难题。
当政府救助难以覆盖时,慈善机构怎样才能扮演好“及时雨”的角色?解决大病救助难,能否有可行的方案?
一问:
慈善基金,咋成不了“及时雨”?
编辑:在大病救助方面,目前政府救助覆盖面不广,救助门槛较高,能力也有限。因此,慈善基金会被人们寄予厚望。但是患者求助上门,很多人却失望而归。这反映了什么问题?
徐永光:我国逐渐完善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其中,我国社会救助面临的状况是投入不足,能力建设相当薄弱,“没人办事、没钱办事”的现象仍较为普遍。这种局面给了以慈善为本的基金会发挥作用的空间。但是,需要正视的是,以大病救助为例,政府应该承担主要责任,而慈善救助则应起到补充作用。
在大病救助方面,面对百姓广泛的需求来说,慈善救助只是杯水车薪。拿白血病来说,中国红十字基金会2005年推出“小天使基金”,筹集资金很难,截至2009年底,自筹2205万元,5年来也只救助了564名贫困家庭的白血病患儿,而慈善救助需求很大,因此挂名排队就很长。去年,红基会向财政部申请了5000万元注入“小天使基金”,分给1548名儿童白血病患者,每位只能分到3万元,相对于20万元的骨髓移植手术来讲,资助资金远远不够。慈善救助还远远难以满足当前患者需求。
此外,大病方面的慈善募捐困难较大。国际研究表明,捐款人所捐款项对一个受益群体的作用面越大,捐款积极性越高,反之则不然。对于白血病来说,基金会募捐20万元,才能帮助一名儿童白血病患者,号召力不大,动员难度高。公众似乎也觉得,大病救助主要应该靠政府。这种认识也会使社会对大病的捐款积极性受到抑制。
二问:
求助慈善,为何百姓觉得难?
编辑:有人反映,向基金会“要钱难”。申请救助条件多,周期长;另一方面,基金会在不同场合又称“花钱难”,不少人觉得挺困惑。这是怎么回事?基金会供给与百姓需求之间的矛盾是怎么产生的?
徐永光:这里需要厘清一些关于基金会“花钱找钱”的概念。基金会不是善款资金的“搬运工”,使用善款需要尊重捐赠人的意愿,并对善款使用效率和安全负责。因此,善款使用有其严格的规定,对发放的对象有严格的审查和监管。在现代慈善理念尚未深入人心的条件下,也许,这让一些申请者感觉到向基金会“找钱难”、条件多。也正因为如此,基金会要把钱花好,花到位,也难。
基金会“花钱难”,在现实中,难在哪儿?通常来说,基金会工作人员少,完全靠基金会自己的能力使用好每一笔钱有困难。那么它有两个选择,一是将善款交给那些民间公益组织去落实,却发现目前这些机构数量少,能力弱;二是很多善款就交给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去花和落实,结果民间慈善捐款成了弥补公共财政投入不足的手段。目前,第二个选择成为多数公募基金会的选择。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
擅长领域:擅长中医药治疗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等妇科疾病;应用中医手段调理亚健康、慢性疲劳疾病及多囊卵巢综合征。 青春痘、荨麻疹、咳嗽、气喘、眩晕、关节疼痛、口腔溃疡、小儿厌食等中医治疗。
擅长领域:呼吸疾病、小儿顽咳、哮喘,经产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肝胆病等。自拟双石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小金丹治疗慢性肝炎血瘀证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