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调查称多数国人休闲时间缺乏 过于忙碌降低幸福感

2012-03-21 11:55:00中国经济周刊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国民拥有多少闲暇,如何拥有,又如何使用,会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要素之一。但CCTV经济生活大调查显示,我国70%的受访者日均休闲时间少于3小时,人们对于收入问题越发关注,这都直接影响幸福感指数。

 

哪个城市最幸福

  中国城市幸福大排名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闲暇经济研究中心 魏翔

  人们一般通过考察工作和生产来考察经济状况,但是,闲暇和生活,是经济硬币的另一面,掀开这一面,得见新篇章。

  国际经验显示,当收入水平越过中等收入线后,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将从生产边向闲暇边转移,也就是我们说的制造业向服务业倾斜。

  在这个过程中,国民拥有多少闲暇,如何拥有,又如何使用这些闲暇,会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要素之一。

  今天,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并开始放缓后调整质量,而我们关注闲暇经济,掀开硬币另一面的时机也同时到来。

  今年是CCTV经济生活大调查的第六年。“CCTV经济生活大调查(2011-2012)”携手国家统计局、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闲暇经济研究中心,历时4个多月,描绘2011年中国经济脉络走势,探测未来发展的内驱力。

  本次调查的一个新特色在于,增加了对国民闲暇时间和闲暇活动的调查,不但从消费、民众注意力、经济预期等方面反映了客观民意,也从闲暇和生活方面反映了未来中国经济转型的微观基础所在。

  70%的人每天休闲不到3小时

  今年,我们首次对国民的休闲时间数量进行了调查。70%的受访者,日均休闲时间少于3小时,从国际对比来看,这部分人处于奔波劳累、闲暇缺乏之中。还有8%的受访者表示几乎没有休闲时间,忙碌不堪。

  总体上看,中国人的休闲时间不太充分。这吻合了大多数百姓的直观感受,也吻合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处于经济腾飞阶段的工业化国家,休闲时间基本上都偏少。如1960年代的日本和韩国,以及后来的亚洲四小龙。

  从经验数据看,休闲时间和经济增长率大致呈反比胀率呈反比的菲利普斯曲线。但是,劳动经济学的理论预测是,随着经济进一步增长,休闲时间和经济增长有可能出现同比增长。休闲时间增加是一种福利体现。如果说国家需要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的话,个人的增长质量提高就表现为拥有更多的休闲时间和健康寿命。因此,休闲时间在这里成为国家和个人在增长方式转变上互通有无的桥梁。

  专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胡大源

  幸福感源于对未来的预期《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张璐晶|北京报道

  从2006年关注幸福感开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胡大源和央视财经频道的“经济生活大调查”一起走过了6年的时间。“老百姓从来不用GDP来衡量幸福。”2012年,对比6年的数据积累,胡大源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与老百姓幸福感最密切的就是对未来的预期。”

  收入问题连续四年成为“第一难题”

  收入问题在6年的经济生活大调查中都是百姓关注的焦点问题。

  胡大源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2012年,中国百姓预期自己收入会增加的比例达到了54.4%,也就是说超过半数的人对今年的收入增长是有信心的。具体到地区,胡大源介绍,最为乐观的受访者来自上海、重庆和海南。而从年龄段来看,这6年对收入增加最有信心的,始终是18岁到35岁的年轻人。“这一结果也符合地区经济发展和年轻人的特点。”胡大源说。

  调查显示,2011年,百姓最关心的国内经济生活事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物价上涨,第二位是个税免征额的提高。“显然,这两件事都跟收入有关。”胡大源说。与此同时,在2012年百姓最期待改善的问题中,排在首位的仍然是收入状况,高达65.25%的受访者选择了“希望未来收入状况能有所改观”。而且在本次调查中,列出的6种家庭困难中,被选择最多的选项仍然是收入(54.62%),收入问题已经连续4年排在百姓家庭主要困难的第一位。“这表明如何切实提高百姓的收入、如何从根本上改善民生仍然是我们面临的艰巨问题。”胡大源说。

  50%的人认为房价会下跌

  在历年的“经济生活大调查”中,房价一直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之一。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出席两会记者会时也明确表示,“房价还远远没有回到合理价位。调控不能放松。”

  楼市调控政策虽然密集出台,但是调控效果并不明显,也处处体现在受访者给出的答案之中。

  在今年的调查中,有30%的受访者认为,2012年自己所在城市的房价会下跌10%以内,21%的受访者认为会下跌超过10%,24.5%的受访者认为房价仍会保持现状不会有太大变化。预计房价下跌超过10%以上的城市前三位是南昌、沈阳、杭州;预计房价上涨超过10%以上的城市前三位是昆明、南京和太原。

  胡大源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排名在前三位的有买房意愿的省份是黑龙江、广西和海南。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预计房价下跌或上涨的前三位城市,都不属于这三个省份。胡大源表示,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消费者没有“追高”或者“逢跌买入”等“投机”心理,更多的是“刚性需求”。

  不过,胡大源也指出,调查显示,2010年有买房意愿的人占41.6%,但2011年实际买了房子的人只有24.88%。这一数据的变化也正说明了房地产调控正在影响人们的购房心理,降低了人们的实际购买力。

(实习编辑:陈浩)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周南南副主任医师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

  • 周佩明副主任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佛山固生堂国医馆

    擅长领域:专长糖尿病及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及内分泌相关疾病的中医调治,对眩晕、头痛、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腰痛、关节痛、月经病、皮炎湿疹等常见病均有一定诊治心得。

  • 魏书航副主任医师佛山市中医院

    擅长领域:主治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