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专家解密炫耀消费心理

2011-04-02 17:48:00新华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工作不久,积蓄有限,却又热衷于昂贵的奢侈品,薛小姐对待奢侈品的纠结心态绝非个例。世界奢侈品协会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奢侈品消费的主流人群中,月收入约一万元的年轻人占总数一半以上。

  在北京某知名市场调研公司工作的薛小姐,今年春节期间用积攒了半年的积蓄去香港“血拼”了一把。她的采购清单主要包括名牌手提包、香水、鞋子等,其中一款近两万元的Chanel手提包,就花去她两个多月的工资。

  薛小姐每月收入约8000元,动辄上万元的包对她而言是笔不小的开销。她无奈地说,身边的朋友都有名牌包,自己如果没有,总觉得缺点什么。

  “买这么贵的包确实有些纠结,毕竟自己不是有钱人。平时背着它去挤地铁,自己都觉得是假货。”她略带自嘲地说。

  工作不久,积蓄有限,却又热衷于昂贵的奢侈品,薛小姐对待奢侈品的纠结心态绝非个例。世界奢侈品协会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奢侈品消费的主流人群中,月收入约一万元的年轻人占总数一半以上。

  祥祺奢侈品研究中心主任朱明侠认为,我国目前尚处在奢侈品消费初级阶段——炫耀消费。“这源于中国文化特点,国内消费者看重面子,又有从众心理,别人有的自己也想有。”

  近年来,中国的奢侈品消费总量突飞猛进。此前,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表示,中国对高档消费品的需求处于世界第二位,略低于日本,预计到2015年中国高档品消费可能会超过日本。然而,中国发展水平与富裕国家比尚有差距。中国虽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从人均GDP来看,仅为日本的十分之一。

  “未富先奢”的中国坐在世界奢侈品消费需求排名第二的交椅上难免有些“忐忑”。有专家指出,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大国地位与当下国民富裕程度不对等,处于失衡状态。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祥祺奢侈品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国内奢侈品消费支出比例过大,西方占收入的比例通常不超过4%,而中国约为20%。

  北京积水潭医院的外科医生朱瑾曾在瑞士生活过一年。她用“量力而为”来评价国外消费者对待奢侈品的态度。

  在来瑞士之前,朱瑾以为在世界钟表之都日内瓦,满大街的人戴的一定都是名表。“来了之后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在工作所在的医院里,我发现身边很多人都不戴手表,主任医师级别的大夫戴的仅仅是块浪琴。”

  “欧洲人面对奢侈品比较坦然,不会为了攀比而去掏腰包。”朱瑾说。

  “对奢侈品的过度消费、透支消费,以及畸形消费观念下出现的"月光族""负翁族"现象屡见不鲜。”朱明侠认为,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追求高品质生活无可厚非,“但是不能一味地崇洋媚富、崇尚享乐主义,而是要倡导理性消费、适度消费。”

  日本从上世纪70年代初掀起对奢侈品的狂热到90年代回归理性消费,中间经历了二十多年。朱明侠预计,我国奢侈品消费从炫耀向理性的回归,同样需要十五至二十年的漫长过程。

  “现在我们应该做的是冷静下来,思考和借鉴国外奢侈品牌成功经验,培养该领域专业人才,打造本土奢侈品牌。”朱明侠补充说。

(责任编辑:陈韶鹏)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朱瑾主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手外科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曾广铨福建省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中医药治疗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等妇科疾病;应用中医手段调理亚健康、慢性疲劳疾病及多囊卵巢综合征。 青春痘、荨麻疹、咳嗽、气喘、眩晕、关节疼痛、口腔溃疡、小儿厌食等中医治疗。

  • 赖维主任医师广州诺亚智慧门诊部

    擅长领域:擅长各种疑难复杂皮肤病,尤其是面部损容性皮肤病(痤疮、玫瑰痤疮、白癜风、黄褐斑等)、化妆品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等疾病的诊断和处理,以及化妆品人体安全性和功效评价。

  • 周佩明副主任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佛山固生堂国医馆

    擅长领域:专长糖尿病及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及内分泌相关疾病的中医调治,对眩晕、头痛、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腰痛、关节痛、月经病、皮炎湿疹等常见病均有一定诊治心得。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