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艾伯特·史怀哲说,“逃离生命迷思的方法有二:音乐和猫”。古往今来,从埃及艳后和武则天到牛顿、海明威,再到老舍和冰心等众多名人都是爱猫者。日本的Hello Kitty(凯蒂猫)、龙猫和机器猫以及美国的加菲猫等卡通形象的风靡,也反映了许多人对猫如痴如醉的喜爱。而最近的一项心理研究则发现,相比老好人式的爱狗者来说,有个性、更自我是许多爱猫者的共同点。
美国德州大学的心理学家萨姆·格斯林博士在对4500人做了人格调查后发现,那些认为自己是爱狗者(不管是否养狗)的人,比爱猫者多了15%的外向(包括爱交际、热心、乐观、积极等特点),13%的随和(包括信任人、爱帮人、友好、善交际等)以及11%的责任心(包括责任感、自省、有计划等),而爱猫者比爱狗者则多了12%的神经质(容易焦虑、有压力和担心)和11%的开放性(有艺术鉴赏力、好奇、有创造性以及不走寻常路的思想和行为)。因此,我们也经常发现,许多敏感、有创造力的文字工作者或者艺术工作者以及从事发明创造的人,大多也是爱猫者。
“现代人尤其是许多年轻人更爱养猫。”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资深心理咨询师刘宝峰这样说。人们偏爱某种宠物,是个人性格特点与动物性情互动的结果。“独立,神秘,慵懒,天真中带着一点诱惑”,许多爱猫者都认为自己的猫最可爱。猫的性情与更注重个人细腻感受、讲究独立相处的现代人一拍即合,同时猫的陪伴又能排解孤独。“但是,过分强调个人感受以致离群索居,甚至爱猫甚于爱人,对心理并无好处。”刘宝峰指出,“猫不应该成为标志独特的符号,而应是与其他爱宠者交流的媒介。”
其他热点新闻链接:
(实习编辑:陈孟基)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内科疾病,尤其是在呼吸系统(如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和消化道疾病(如胃肠炎,胃溃疡,脂肪肝,肝炎,胆囊炎等)诸病种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对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月经不调、女性不孕、卵巢早衰、更年期综合征、乳腺增生等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擅长病后及术后身体调理。
擅长领域:专长糖尿病及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及内分泌相关疾病的中医调治,对眩晕、头痛、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腰痛、关节痛、月经病、皮炎湿疹等常见病均有一定诊治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