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们18日表示,相比那些闷闷不乐者,性格开朗热情的人通常更不容易罹患心脏病,积极情绪可能有助于减少心脏疾病风险。
美国研究人员表示,他们的观察型研究首次展示了积极情绪和冠心病之间的关系,但他们同时也强调,在任何推荐疗法可能实施前,还需要做更多工作。
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的戴维森(KarinaDavidson)在《欧洲心脏杂志》(EuropeanHeartJournal)发表的研究中称:“我们迫切需要在这个领域进行严格的临床试验。如果试验支持我们的研究结果,那么研究结果对于临床医生或患者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在欧美以及多数工业化国家,心脏病是人类的主要杀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2005年,心脏病、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疾病致死病例占全球总死亡病例32%。
戴维森和她的团队对1739名参加过加拿大某项大型健康调查的男女进行了10多年的跟踪。
训练有素的护士评估了参与者的心脏病风险,并对抑郁、敌意和焦虑等负面情绪以及欢乐、高兴、兴奋、热情、满意等正面情绪进行了测量。
研究人员将积极情绪从“零”到“极度”进行排序划级别,发现每上一个级别,心脏病的风险就减少22%。
戴维森表示,她的研究成果说明通过提高人们的正面情绪可能有助于预防心脏病。
其他热点新闻链接:
(实习编辑:陈孟基)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心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旦心脏出现问题,那么身体就会产生更大的问题,而心脏对某些药物敏感性很强,在治疗量以内或长期蓄积均可出现中毒反应,哪些药长期使用会“伤”心?这种情况能否避免?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对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月经不调、女性不孕、卵巢早衰、更年期综合征、乳腺增生等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擅长病后及术后身体调理。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
擅长领域:呼吸系统疾病(如: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发绀、困难,胸闷、心悸、打鼾……)及老年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胸部肿瘤、呼吸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肠功紊乱、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风湿……)的诊断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