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什么?”就像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尽相同。小男孩得到奥特曼玩具、毕业生找到工作、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些都会让我们感受到幸福。可对幸福的感知却不是这么简单。
物质富足并不代表幸福
据教育部发布的《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调查研究》显示,在全国20个省市40个城乡的居民中,只有44.9%的被访者对自己的生活状况感到“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但有62.3%的被访者“有时”、“经常”甚至“整天”感到焦虑不安。此外,纵观2003—2005年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对幸福度的调查显示,我国居民对自己总体生活的满意度以及幸福指数正逐年下降。
看到这些数字,我们不禁迷惑,当初曾有多少人幻想“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生活!而时至今日,摩天大楼鳞次栉比,不要说电话了,就是手机也已进入了智能时代。可人们幸福感和满意度却在下降。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这是因为工业社会的加速发展必然会导致压力的增强,而个人的压力越高,幸福感就越低。现在职场的关键词,如“竞争上岗”、“末位淘汰”等,无不是焦虑与疲惫的代名词。
主观幸福感帮我们确立目标
在心理学上,主观幸福感是一种乐观的态度。 换言之,幸福就是要培养体验快乐、知足、感激等情绪的能力,并确立切实可行的生活目标。如,一位太太买到了梦想已久的房子,可当她听到亲朋好友买了更大的房子,她的幸福感就骤然降温。一天,孩子问她,“什么是幸福?”她说:“你有爱你的爸爸妈妈,这就是幸福!”女儿又问;“妈妈幸福吗?”她顿悟了,其实幸福就是拥有的一切以及能够实现的目标。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心理学教授施奈德研究发现,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人更能寻求各种方法实现目标。而培养自身的主观幸福感,就是学会多看看身边快乐满足的事,学会脚踏实地追求切近的目标。
(实习编辑 许欢)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擅长各种疑难复杂皮肤病,尤其是面部损容性皮肤病(痤疮、玫瑰痤疮、白癜风、黄褐斑等)、化妆品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等疾病的诊断和处理,以及化妆品人体安全性和功效评价。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
擅长领域:毕业于山西长治医学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二十多年,从事社区全科八年多,擅长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