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关注的实习医生坠亡背后,“恶魔医生”刘翔峰犯下的罪行再次被看见

原创:葵葵39健康网2025-07-04 16:55:23

一名普通实习医生之死,疑因与“恶魔医生”刘翔峰腐败事件产生关联 ,在全网引发热议。

一名普通实习医生之死,疑因与“恶魔医生”刘翔峰腐败事件产生关联 ,在全网引发热议。

罗帅宇,是1996年出生的寒门子弟,也是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的实习医生。2024年5月8日,他在医院附近的居民楼坠落身亡,生命定格在28岁。这起事件恰好发生在湘雅二医院副主任医师刘翔峰接受审查期间。五个月后,也就是 2024年10月31日,刘翔峰一审因故意伤害、受贿等罪名被判有期徒刑17年。

对于罗帅宇坠楼身亡,警方在调查后给出了排除他杀的结论,但罗帅宇的父母坚持认为,儿子的死和举报刘翔峰腐败有关,并不是自杀。

◎ 罗帅宇坠亡事件霸榜热搜。/ 图:微博截图

据《大河报》等多家媒体报道,罗帅宇死亡存在三个疑点:

疑点一、坠楼地点异常:罗帅宇从医院附近居民楼15楼坠亡,坠落点距离宿舍楼墙体约7米,需翻越1米至1.5米高的护栏,且坠楼位置是一个80厘米高的狭窄隔离孔,难以提供助跑起跳空间。正常成年人全力助跑也难以跳跃7米。

疑点二、宿舍现场异常:罗帅宇宿舍内床单凌乱、眼镜破碎(镜片脱离)、抽屉敞开,存在拖拽痕迹和少量血迹,可能发生过争斗或冲突。

疑点三、随身携带大量现金异常:罗帅宇随身包内有2.5万元现金。

一时间,舆论在网络上迅速发酵。6月13日,微博热搜前5条,竟有4条都是罗帅宇坠楼事件,铺天盖地的声音要求彻查还死者一个公道。

事情的真相到底是怎样的?

6月13日深夜,湖南联合调查组紧急发布情况通报,以近万字的长文一一解答媒体和网友提出的各种疑问。随即,央视新闻、新华社等官媒纷纷转发了该通报。

◎ 官方通报罗帅宇事件/ 图:微博截图

39深呼吸细看官方通报,和之前网络盛传版本大相径庭,总结该通报有6个核心要点:

1、家属反映“医院买卖器官”,官方:未发现违法违规行为;

2、未查询到罗帅宇与刘翔峰同台手术,两人没有交集;

3、罗帅宇房间内未发现打斗搏斗拖拽等痕迹;

4、关于医院给罗帅宇几十万的转账记录,科室在绩效分配中存在管理不规范问题,已责令医院整改,并对涉事科室主任、护士长等4人进行了严肃问责;

5、医院曾拒绝罗帅宇父母索要巨额补偿;

6、罗帅宇家属录音转换文字多处有误。

官方确认罗帅宇坠楼身亡属于自杀,且与刘翔峰腐败事件无关。家属的质疑,也许是对亲人离去的难以接受吧!

在这起全网关注的实习医生之死背后,刘翔峰犯下的罪行再次被看见。

法院经审理查明,被告人刘翔峰在湘雅二医院工作期间,为牟取额外手术费用,单独或伙同被告人罗原灯夸大患者病情、虚构患者病征,给6名不具备相关手术指征的患者实施手术,致5人重伤、九级伤残,1人轻伤;利用职务便利,在引进医药产品上为他人提供帮助,收受贿赂66万余元。刘翔峰利用主持或参与手术的工作便利,收受医药产品销售人员回扣358万余元,非法侵占价值193万余元的手术耗材。

刘翔峰不仅犯了受贿罪、职务侵占罪,还对病人犯下了故意伤害罪。有法律人士表示,医生的治疗行为被认定为故意伤害的情况并不多见。刘翔峰是为钱去故意伤害,而不是过失所造成的医疗事故。前者是人性之恶,漠视患者生命健康,草菅人命;后者是技术差错,人类可以通过教训,去规范制度,提高技术,进一步减少伤亡。

医生,在公众眼里是一个崇高的职业,本应治病救人。但刘翔峰的行径,不仅突破了公众认知,也突破了同行底线;不仅使湘雅医院陷入严重信任危机,更是重创了脆弱的医患关系。

当“以患者为中心”的誓言被“以利益为驱动”所取代,患者对医生群体的普遍信任度瞬间崩塌,会让人产生"下一个会不会是我"的恐惧。这种恐惧会催生过度防御心理,引发过度防御行为,比如录音取证、质疑一切,拒绝必要的合理检查,使原本需要互信合作的诊疗过程变得困难。

刘翔峰虽是个案,其行为却让整个医护群体蒙上污名。无数兢兢业业、恪守医德的医护人员被迫承受公众怀疑的目光,职业尊严与工作环境遭到双重伤害,加剧职业倦怠感。

为避免潜在纠纷,医生可能无奈增加不必要检查、过度规避风险手术,最终导致医疗资源浪费和患者经济负担加重,形成医患双输的恶性循环。

在罗帅宇坠亡后官方尚未通报详情时,很多人便容易将其与刘翔峰事件联系起来,这不仅仅是因为时间巧合,更多是因为刘翔峰事件太恶劣影响至深。部分网友对医疗系统不信任,他们倾向于相信罗帅宇是举报贪腐遭报复,从而忽视了罗帅宇自身的心理问题。

必须明确的是,事实上绝大多数医生是尽责、守法、有良知的,害群之马只是少数,恶意残害患者的更是极少数。

为避免刘翔峰腐败事件再次发生,业内人士建议:一方面,医院要进一步完善制度,不要把医药创收和科室考核挂钩,同时提高医生的收入;另一方面,加强内部监管,让病人能顺畅投诉,也欢迎社会监督。万一发生医疗纠纷,应当引进中立第三方来公平定责,既保护医生,也维护患者权益。这样才能减少害群之马,重建患者对医生的信任,也减少伤医事件。

39深呼吸

扫一扫关注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