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30年间,中国结直肠癌患病人数增长了700%,并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结直肠癌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
本文首发于39深呼吸公众号(shenhuxi39)
中国工程院李兆申院士曾表示,我国有14亿的人口,按每年10%的百姓需要做胃肠镜检查,每年做肠镜的人数应该在1个亿以上。
然而实际上,我国肠镜普及率非常低,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消化道内镜检查不足4000万例, 50岁以上的高危人群中接受肠镜的检查甚至不足15%。
导致最严重的后果是,在过去的30年间,中国结直肠癌患病人数增长了700%,并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结直肠癌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
问及原因,多数人会从内心表示拒绝,担心这项检查既麻烦又痛苦。
但恰恰就是这样一个让人恐惧的检查,能在你的晚年“救你命”。
空军第986医院普外科医生双剑博看着手里一堆的肿瘤检查结果,打开了自己的微博,发出了沉痛的呼吁:希望大家没事就去做个胃镜、肠镜,早期发现,这样就不用来找我们外科医生了。
肠镜又叫电子纤维结肠镜,是一支细长可弯曲的纤维软管,直径约1厘米,前端装有一个带冷光源的高清摄影头。它通过肛门进入直肠,直到大肠。结肠和直肠黏膜的微小变化在此过程中能被医生直观看到,这有助于医生诊断肠炎、肠结核、肠息肉、腺瘤、大肠癌等40余种疾病;做肠镜时,医生还可用活检钳取得小块组织,以对病变部位定性。
最重要的是,肠镜检查被称为是结直肠癌筛查的金标准。
◎ 随着医学进步,很多医院都有无痛肠镜检查,一般不会出现很强烈的疼痛感。/ 图:医院供图
结直肠癌(包括结肠癌、直肠癌)是恶性肿瘤家族中“天良未泯”的一种,因为发展迟缓、易于发现和预防,因此被医生们称为傻子癌。
然而,就是这个傻子癌,却是被人们遗忘的角落,我国每年有近20万生命被它无情吞噬!
据国家癌症中心2024年发表的数据,2022年全国恶性肿瘤死亡和发病排名中,结直肠癌分别列于第4和第2位,新发病例约51万,死亡近24万,几乎每半分钟就有一人死于结直肠癌。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道肿瘤内科专业张晓东主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主要是因为包括结直肠癌在内的消化道肿瘤早期阶段,都无任何症状,一旦表现出症状,往往已经到了中晚期。
因此,对于毫无症状的普通人群,我国指南建议是从50岁开始做肠镜筛查。
双剑博医生因为见到了太多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被查出胃肠道恶性肿瘤的悲剧,所以他的建议更为激进,他说,对于有胃肠癌家族史的人,或者本身长期就有不良生活习惯,肠镜的检查应该从30岁就开始做,之后的筛查频率视检查结果而定。
近年来,双剑博每年都做一次胃、肠镜检查,因为他在此前的检查中,查出自己的胃肠道出现了些小问题。除了自己每年检查外,他也严格要求家人定期进行胃镜肠镜检查。
97%的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没做过肠镜!
即便有双剑博这样的医生,在公众场合中不断地呼吁和科普,但肠镜筛查在我国的普及率一直不高。
一份关于中晚期结直肠癌的调查报告数据就能说明,在对2299例确诊的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调查发现,在确诊前85%的患者不知道怎么筛查结直肠癌;97%的结直肠癌患病前未做过肠镜;仅6.9%是针对性体检时发现。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消化内科、内镜中心主任陈伟庆表示,在临床上追问患者不做肠镜的原因,主要有对肠镜的认识不足,包括对肠镜的知晓率低、恐惧心理等;体检机构没有将肠镜列为普查项目,只能去大医院做肠镜,过程繁琐、排队时间长;无痛肠镜的价格较高,也是阻碍人们选择的原因之一;做肠镜前,需要服用泻药以清空肠道,也导致很多人不愿意做。
◎ 通常情况下,在肠镜检查前,医生会给患者开出泻药处方,这让很多人接受不了。/ 图:图虫创意
在他接诊的病人中39岁王毅就是其中之一,他首次出现便血是一年前,当时医生就建议肠镜检查,第一怕羞、第二怕麻烦、第三怕疼;所以一拖再拖,一直想“我就是个痔疮”,直到不久前出现脓血便、腹痛、大便困难,CT发现肠壁增厚,才做了平生第一次肠镜,结果可想而知,晚期结肠癌。
目前虽然勉强完成手术,但巨大的痛苦和精神负担,王毅悔恨地说,已经完全摧毁了他的人生。
透过这些令人震惊不已的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并非肠癌太过猖獗,而是我们没有足够重视。现在越来越多的消化科医生建议,将肠镜筛查的时间提前,40岁要开始人生中的第一次肠镜检查。
预防肠癌,为什么非得做肠镜?
结直肠癌并不是突然出现在身体里的。在变成真正癌症之前,它往往要经过十余年肉眼可见的发展。
在中国,很多人不知道,当结直肠癌还只是一个肠道内的小息肉时,就可以用肠镜检查出来了。
当我们还在四处询问“什么年龄需要做肠镜筛查?”、“肠镜检查怎么做?”、“我需不需要做?”的时候,美国、日本很早就发现了结直肠癌病程发展漫长这一特点,并且有针对性地做了一项非常关键的举措——全民普筛。
距今,美国的结直肠癌“国家筛查计划”已经执行了将近 20 年,日本甚至在1992年,就已经推出了全民筛查政策。
不久前,美国癌症协会发布《美国2019年肿瘤统计报告》显示,1991~2016年这25年来,美国相应人群的结肠镜普查率到了约65%,结直肠癌发病率下降至男性0.6‰,女性0.27‰。
与我国数据对比,就能看出肠镜的重要意义。
我们寄希望能借助在体检时抽血、B超、心电图、CT、核磁等简单易做的项目来排查肠道疾病,但可惜的是由于胃肠道的特殊性,胃肠道疾病对这些检查都不敏感。
有些甚至可能给患者带来误导,以肿瘤标志物为例,目前许多体检中心都将肿瘤标志物列入体检项目,如CEA,CA199,CA125……
然而这些检查结果数据异常不代表就有肿瘤,数据正常也不能代表没有肿瘤,其在肿瘤发现尤其是早期发现中没有太大价值。
据39深呼吸了解,目前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的结直肠癌筛查技术包括结肠镜、乙状结肠镜、结肠CT成像技术、粪便潜血筛查(gFOBT和FIT)等,但对于最佳筛查策略仍缺乏高质量证据:迄今只有乙状结肠镜检查和粪便潜血筛查经过了“证据等级金字塔”——随机试验的考验,得到积极结果。
李兆申院士因此表示,一定要做一次肠镜,做一次肠镜管你五年、十年没问题,你不会得结直肠癌。
患者担心受了苦还查不出来
住在北京的于彤最近肠胃有点不舒服,吃东西会泛酸水,由于一直没有做过胃肠镜,就想做一次排查一下是什么问题,然而在去到某三甲医院挂号后,护士叫他在家等通知,无痛胃肠镜已经排到三个月之后,不死心的他又转身咨询了其他几家医院,让他震惊的是,排期最长得一年左右。
“据我了解,以北京的三甲医院为例,如果要预约无痛肠镜,短则三个月,中等大概半年,最长的可能真的有要等一年半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主任王贵齐坦言。
当有意愿的患者走进医院选择进行肠镜筛查时,又不得不面对另一个问题,肠镜检查需要等,而且等待时间还不短。
解放军总医院杨云生教授介绍,无痛内镜团队,需要麻醉医师、内镜医师、护理等技术队伍共同组成。与日益增长的检查需求不相匹配的是,我国内镜医生不足,麻醉医生也不足,还有医院医疗设施增量也跟不上需求的增加。
从中国的人口基数、高危人群比例、老百姓检查意愿来讲,大约需要35万消化内镜医师,而目前中国内镜医师不足4万,这个缺口是非常大的。《2020中国消化内镜技术普查》表明,我国每100万人有开展消化内镜的医疗机构5.29家、医师28.12人,而日本的这两个数据分别为164.7家、191.2人;我国消化内镜中心医患比为1:977,巨大的人才缺口成为备受关注的行业难题。
◎ 肠镜在内的消化胃镜开展质量参差不齐,是当前基层普及进程中时常被重点提及的问题。/ 图: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
与此同时,肠镜诊疗对内镜中心硬件设备和医师技术水平又具有较高要求。据39深呼吸了解,绝大多数三、四线城市三甲医院里,普通肠镜等待期仅在1-2天,无痛肠镜不超过1周。但多数人担心,基层医院医生的操作水平和经验会存在漏诊的问题。
“都是做肠镜检查,但是不同的医生看到的内容也可能不同,所以,有部分患者很可能在其他医院做过检查,觉得不放心,就又会来三甲医院做检查;还有一些患者舍近求远也要来大医院,这些都会增加患者排队等候的时间。”北京同仁医院内镜中心主任张川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这样的担心并非无道理,根据2021年“中国县域医院消化内镜基本情况调查”显示,县域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对年度国家医疗质量数据填报响应率不足50%;消化内镜诊疗严重并发症、消化道早癌内镜下漏诊等事件时有发生。
但这样的情况正在逐渐好转,2022年,为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促进医疗服务的标准化、同质化,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印发《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2 版)》,为我国消化内镜提供了首个由政府发布的质控规范性文件。
疾病千变万化,但预防方式却有相似之处。
虽然「少吃咸肉少喝酒,多吃蔬果多运动」听起来很老生常谈,但它却是每个人每一天都能做出的选择和改变。
而体检筛查,则是医学进步给我们每个人改变结局的机会。
请千万不要辜负了它的“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