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人口第一,为什么广东人这么喜欢生孩子?

原创:王慧明39健康网2024-06-20 17:52:06

为什么广东人这么热衷生孩子?以后中国的生育率,都要靠广东“带飞”吗?

本文首发于39深呼吸公众号(shenhuxi39)

要说生孩子第一名,广东人敢说第一,没人敢说第二。

在全国出生人口连续七年走低的今天,广东人逆风飞扬,依然保持着较为高涨的生育热情。

数据能说明一切,在近日公布的2023常住人口数据中,2023年广东省出生人口103.17万人,也是本年度出生人口中唯一一个超百万的省份。说得更直白点,在今年全国每九个新生儿中,就有一名是在广东呱呱坠地。

让人不禁想问,为什么广东人这么热衷生孩子?以后中国的生育率,都要靠广东“带飞”吗?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山东曾是全国“最能生”的省份。

事实也是如此,自2001年以来,山东历年出生人口一直维持在百万以上;尤其是伴随“二孩”政策实施,2016年山东出生人口更飙涨至177万人,2017年继续维持在175万人的高位。不过,政策刺激效应未能维持多久,从2018年起,第一生育大省的帽子就落到了广东头上,蝉联至今。

其实,广东省一直很能生。

根据广东省统计年鉴数据,广东省已经连续四年成为唯一一个出生人口超100万的省份。2023年广东省出生人口比第二名的河南省多出了33.5万人,是青海省的20倍。

当然,广东省出生人口多很大一部分来自于1.2亿的常住人口,这一数值远远高于其它省份,要想知道广东省真正的生育意愿和水平,用出生率的指标更加恰当。

出生率就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年时间)该地的出生人数与平均人数之比。

2023年全国平均出生率为6.39%,而广东省的人口出生率为8.12%。

细化到广东省内部,2023年,多座城市的出生率超过了全国均值。其中,广州出生率11.07%、汕头10.58%、湛江10.51%、东莞10.5%。而珠海、潮州、惠州出生率均超过了8%。

在一个个城市出生率都“狂飙”下,广东人格外能生就不显得那么意外了。

为什么广东人热衷生孩子?

首先,庞大的人口规模,为高出生人口数奠定了基础。广东省的常住人口数多年来一直位居全国第一,比第二名的山东省高了2000多万人口。

除了自然增长的人口,广东省的机械增长也占了很大的比例。

机械增长(也称“迁移增长”)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由于人口迁入和迁出而引起的人口数量变化。在社会常态化流动下,人口迁移增长主要因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活力和吸引力所带来的人口流入增长。

20世纪90年代开始,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广东成为南下打工人的第一站,吸引了无数外来人口源源不断地流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广东外省人口总规模高达 2962 万人,占总人口的 23.5% 。

无数的年轻人为了梦想来到广东,不仅给广东带来了丰富的劳动力和人才资源,同时这些人正处于最佳的生育年龄,在成为广东“新市民”后,生孩子也就提上了日程。


其次,广东的生育率一直看潮汕。广东省内出生率较高的城市主要集中在潮汕地区,包括潮州、汕头和揭阳三个城市。潮汕地区的人们一直以来崇尚“多子多福”的观念,因而“生育势头强劲”。

尽管近年来潮汕地区的出生率也在持续下降,但广府传统思想文化仍在发挥作用。

此外,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财力最雄厚的省份之一,为了鼓励生育,广东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39深呼吸了解到,2023年广东发布文件,提出要“加快建设生育友好省”“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示范省”,包括住房政策向多子女家庭倾斜,鼓励用人单位为职工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积极支持公立医疗机构开展托育服务,鼓励用人单位将帮助职工平衡工作和家庭关系相关措施纳入集体合同和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条款等。

刚刚当上妈妈住在深圳的甜甜切身感受到了其中的福利,“我本来想回老家贵阳生孩子,犹豫再三还是在深圳分娩。”甜甜说,她已经入了深户,是一档社保。在深圳医院建档,有12次的产检额度。深圳一些比较贵的产检项目,例如唐筛等都是免费的。从怀孕到生产,可以说是没花什么钱。

家在深圳福田的张文昕也有同感。“除了生孩子那天选择无痛是自费的,其他的产检和分娩费用基本上都报销了,或是走了生育险。”她如今有一个4岁的宝宝,肚子里还有一个宝宝预计下个月分娩。

正是在这些大好的因素下,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开展的一项群众生育情况调研结果显示,广东群众生育二孩的意愿略有上升,超五成“90后”的理想子女数为2个。

人口负增长背景下,国家提倡要多生!                    

助产护士陈喆渐渐发现,她工作的产房变得没那么忙碌了,有时一天可能等不到一名婴儿出生。而七八年前,她随时会被叫回产房,每天忙到团团转,有时甚至分不清外面是白天还是黑夜。

从2022年开始,我国正式进入人口负增长,最新2023年数据显示,我国全年出生人口不及2016年全年的一半。

这样的情况还在愈演愈烈,我国结婚人数已经连续10年下降。这其中,2019年我国结婚人数跌破1000万对、2020年跌破900万对,2021年跌破800万对,到2022年则跌破了700万对大关。

根据公报公布的2022年结婚登记人口年龄分布数据计算,2022年,我国结婚登记人口中,20-24岁人群占比仅为15.2%,比上一年下降1.3个百分点。


社会竞争压力过大、育龄女性规模不断减少、生育意愿低迷、城市不断攀升的房价、越来越高的养育费用、公共托幼服务的缺位和市场养育服务的高成本等等原因让中国家庭“不结婚”、“生不起”、“不敢生”。

但这又确实影响了我国社会的发展。大家知道,中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工厂”,最主要就是得益于人口红利,广东省能够发展得这么快,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广东超生人口特别多,前期看虽然缺点多多,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开放之下,人口优势就逐渐显现出来了。而北方之所以后继乏力,就是因为人口老龄化严重,没有新鲜血液注入。人都没了,还谈什么发展和市场呢?家里只有独生子女,怎么出来打拼呢?

也因此,国家多次优化调整生育政策,自2013年以来不断推进生育政策宽松化改革后,2021年甚至明确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然而,“生,还是不生”,已经不是发个文件就能解决的问题,指望人们再回到过去那样“听话”,已经不可能了。国家卫生计生委曾做过实地调查,在不愿意生孩子的人群里面,六成以上都是因为经济负担太重,没有人看或者没有精力来照顾孩子。

城市双职工家庭面临托育服务,在广大农村,大批的青壮年人口流失和落后的教育资源,都是年轻人生育与发展之间的矛盾。

因此,在鼓励生育上,在促使人们真正“行动起来”上

恐怕需要政府拿出更大的诚意

无论政策,还是物质

……

39深呼吸

扫一扫关注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