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影迷须自带或购买一次性眼镜
在香港地区,影院不提供公用的3D眼镜。每位入场的观众需自己携带或在影院售票处购买一次性3D眼镜,这种一次性3D眼镜平均售价6港元,折合不到5元人民币一副,十分卫生方便,也极大程度地避免了观众因佩戴公共眼镜而出现的安全卫生问题。
意大利:
禁止6岁以下儿童看3D电影
根据意大利最高卫生保健委员会的决定,禁止6岁以下儿童使用3D眼镜观看立体电影。这一决定还包括:3D眼镜不得回收后直接给他人使用;电影院放映立体电影时,中间休息时间必须加长。影院的3D眼镜必须经过消毒才能再次提供给消费者。
相关新闻
据今天出版的城市导报报道,4月份沪上影院3D影片扎堆,《诸神之怒》、《泰坦尼克号》重磅袭来,《超级战舰》紧随其后,让申城影迷过足了眼瘾!然而,当我们在畅享这视觉盛宴之时,对于观看3D影片所需要的必要装备——3D眼镜——是否曾加以留意?是否曾想过这些眼镜是否干净?这些在无数人手中流转过的眼镜是否携带传染病菌?影院对3D眼镜是否有严格的消毒、管理措施?
联想到之前曾曝出的国内部分影院因3D眼镜消毒不及时,造成观众佩戴后出现红眼病、眼部感染等报道,值此3D电影观影高峰之机,记者走访了沪上两家热门影院一探究竟。
影院甲:
来不及每场都清洗
记者探访的第一站是位于莲花路地铁站附近的世纪友谊影城。由于正值双休日,又逢3D版《泰坦尼克号》首周上映,因此即便是下午时段,该影院内的数个3D放映厅几乎也是场场爆满。根据观影需要,每位观众都会在影院大厅的售卖处领取3D眼镜并支付100元押金。然而,记者却发现工作人员配发的眼镜没有任何卫生包装,而是从柜台后的一个周转箱内直接取出,而且收取现钞和分发眼镜由同一人在同一时段进行,显然在安全卫生方面存在隐患。
“眼镜消毒过吗,是否干净?”对于记者的这个问题,工作人员的回答是眼镜每天都会消毒,肯定是干净的。
“那为何没有卫生包装,而且镜片上还有手指印呢?”面对记者的追问,院方承认由于近期3D电影持续火热,同一放映厅两部影片的间隔只有20分钟,除去观众散场归还眼镜、以及清点和再次分发的时间,所剩时间无几,实在无法保证每副眼镜在每场过后都能及时消毒清洗。“近期3D影片集中放映,准备的千余副3D眼镜已经拿出了所有的存货,每天保证紫外线消毒一次,有时间还会用酒精棉擦拭。但要在每场过后对眼镜逐个消毒,显然没有这个能力。”
既然不能保证眼镜的清洁和卫生,那为何还要收取100元押金?院方表示,这是出于对3D眼镜的维护考虑。“一副眼镜的成本要数百元,之前出现过人为损坏或丢失的情况,收取押金的规定是针对此类情况制定的”。
影迷建议:
增加数量或可自带
院方一方面要收取100元的押金,另一方面又以“心有余而力不足”为由,回避了眼镜安全卫生问题,消费者显然对此颇有微词。“买了电影票还付了押金,但所戴的眼镜却不卫生,这对我们消费者很不公平。”一位影迷如是说。
观众李先生则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他认为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增加眼镜的数量,以缩短每幅眼镜的使用周期,“来不及清洗可以理解,但影院总要解决问题,最好还是增加眼镜数量,虽然成本上升了,但也减少了劳动力,并能让我们观影者更放心。”
另一位影迷的观点则更有代表性,“既然对影院提供的眼镜不放心,那我们可以自带啊,只要院方允许,那双方都省事”。据了解,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电影3D眼镜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建议那些对3D电影情有独钟的粉丝不妨自带眼镜观影,而普通观众还需衡量成本因素,理性选择。
影院乙:
3D眼镜消毒流程规范
相比前一家影院,位于武宁路上的一家影城对于3D眼镜的消毒和管理就规范许多。影院负责人介绍,影院的2号厅(324个座位)与4号厅(124个座位)具备放映3D影片的功能,近期每天都会放映4-5部影片,且几乎每场满座。“我们按照要求,准备了比实际3D影厅座位数多出一倍的眼镜数量,从库存上确保眼镜的常换常新。”
记者发现,更为人性化的是,观众无需交付押金,只需凭票在入口处索要眼镜便可进场。较为简单的分发流程不但减少了观众的麻烦,同时也节约了两部影片间隙工作人员收集、清洗、整理眼镜的时间。
影院负责人透露,虽然行业内部对于3D眼镜的消毒管理暂时还无相关规定,卫生部门也只是定期抽查,但院方出于对消费者安全考虑,自身拥有一套3D眼镜的相关管理办法。
除了保证充足的库存、减少不必要的流程,影院在散场出口两侧还摆放贴有“眼镜归还处”字样的收纳箱,便于及时汇总进行下一步的清洗和消毒。
影迷疑问:
患有眼疾是否仍可佩戴?
而观众对于该影院对3D眼镜的管理举措表示认可和欢迎,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例如:如遇患有眼疾的观众,工作人员是否会友情提示注意卫生,或在散场回收时特殊处理?在没有垫付押金的前提下,观众若是发现眼镜较脏,能否要求更换或自行去洗手间清洗?
出于对个人安全卫生的考虑,不少观众也给出了他们的建议:“眼镜是公共产品,不可能百分百放心,如果有条件,最好自行携带消毒纸巾对眼镜进行擦拭,减少患传染眼疾的可能。”而院方负责人则建议,“本身患有眼疾的观众应当自觉,尽量不要去电影院观看3D电影,避免给他人造成交叉传染。”
业内人士:
没有相应规范 影院“各有一套”
记者调查发现,沪上一般电影院配备的3D眼镜数量是进场观众人数的2至3倍,通常是隔一场使用一次。但目前相关部门并未出台统一消毒卫生标准,所以各家影院几乎都是“各有一套”。
据悉,使用专门清洗仪器自动消毒,或由工作人员用消毒液手动擦拭,是目前沪上各影院为眼镜消毒的两种主要方式,至于3D眼镜究竟清洁到何种程度,是否“达标”,尚无“官方”标准。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相关部门应设立3D眼镜的准入标准,并出台规范的清洗流程,加强对影院3D眼镜使用情况的监管。同时,业内人士也建议市民加强健康观念,观影之前要留意所佩戴的3D眼镜是否清洁。
医学专家:
眼镜反复使用易造成交叉感染
3D眼镜未及时清洗和消毒会对消费者带来何种影响?对此,华山医院眼科医师熊毅彤告诉记者,3D眼镜反复使用之后如不立即消毒,观众会将汗液和皮肤分泌的一些物质沾在镜架上,易造成交叉感染。如遇结膜炎、沙眼等眼疾患者佩戴后,另一个人再接触,感染的几率将会大大增加。
同时,由于3D视觉技术对于眼睛的特殊冲击,长时间观看容易造成血管扩张,并导致用眼疲劳。熊医师建议家长应尽可能地控制14岁以下的青少年观看3D影片的次数。“孩子的视觉发育还没成熟,如果经常接触3D眼镜,会使眼睛疲劳,并造成视力下降。”
(责任编辑:何颖)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擅长各种疑难复杂皮肤病,尤其是面部损容性皮肤病(痤疮、玫瑰痤疮、白癜风、黄褐斑等)、化妆品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等疾病的诊断和处理,以及化妆品人体安全性和功效评价。
擅长领域:毕业于山西长治医学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二十多年,从事社区全科八年多,擅长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