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的宝宝,本该迅速成长,可来自监利的壮壮(化名)却没有这么幸运。出生时5斤2两重的他,40天后体重仅剩3斤半。壮壮的父母在外打工,生下他没多久,就把他送回老家由爷爷抚养。可爷爷不懂如何冲牛奶以及喂奶间隔时间等问题,导致壮壮越吃越少,重度营养不良。“孩子送来的时候,看上去就像一只瘦小的流浪猫。”昨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儿二科主任姜毅一脸同情地告诉记者说,“瘦得皮包骨。”
出生10天 孩子被送回监利老家
去年12月29日早上6时50分,一对在宁波打工的监利夫妇,在当地医院生下一名男婴,取名壮壮。孩子出生的时候刚满36周,属于早产,好在体重有5.2斤,不算超低体重儿,身体状况也还正常。“孩子自从出生之后,就一直不肯吃东西。”壮壮的妈妈昨日告诉记者,“有时候撬都撬不开他的嘴,好不容易灌一点奶进去,他就用舌头顶出来。”就这么勉勉强强地养了10天,“我们一商量,决定我和老公继续在这边打工赚钱,把孩子送回老家交给爷爷带。”于是,壮壮被送回湖北监利。
一个月后 孩子被送到武汉救治
今年2月7日,爷爷抱着壮壮,一脸焦急地出现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原来,家里的亲戚来串门时,觉得孩子“不对头”,让爷爷赶紧送医院。
接诊的医生看到壮壮时惊讶不已。检查显示:孩子心率60(正常为120左右),体温35℃(正常为37℃左右),体重3.5斤(正常为7-8斤)。“孩子眼睛呆滞无神,皮肤像纸一样薄。”该院儿二科医生梁章武如此形容。
怎么会这样?医生询问后才知道,爷爷完全没有喂养孩子的经验,冲奶粉就是估计着弄,多少水配多少奶粉,完全凭感觉。壮壮刚开始几天,时不时还能吃个30毫升,可后来越来越不愿意吃,甚至不吃。爷爷认为孩子想吃就会哭,不吃只要在睡就行,不用强求。就这样,壮壮越来越瘦,到后来虚弱得连哭的力气都没有了。“孩子是重度营养不良。”该科主任姜毅说,虽然不少医院不敢收治,他还是立马决定,将孩子收入病房。
半个月里孩子重新开始学吃奶
“第一眼看到那个伢,我觉得这哪是个伢啊。”该科吴护士说,当时的壮壮完全不知道吮、吸等进食技能,“吃东西的本领已经退化了。”
壮壮被马上送进温箱,只能通过鼻饲进食。同时,护士用棉签刺激,或把奶嘴塞进他嘴里,托着他的头,教他动嘴吃东西。
壮壮入院第二天,父母从宁波赶到武汉。“第一眼看到他的时候,我都快认不出来了。”壮壮妈告诉记者,孩子虚弱成这样,他们完全想不到,“怎么说呢,简直就是骨头是什么样,他就是什么样。”
接下来的每天,由护士教壮壮的爷爷和爸妈怎样喂养孩子。从喂奶姿势到孩子的反应判断,从奶粉调配比例到每天喂食次数,全面进行培训。经过半个月的调养,壮壮的体重增加了。22日出院时,他已有4斤八两重,心率达到110,每天定时吃6餐。
姜毅介绍,通常孩子在月子中体重能增加3斤,这种越喂越瘦,瘦到离谱的事还不多见。
姜毅说,今后如果壮壮家人能坚持正确喂养,孩子恢复正常是很有可能的。
编后
留守的孩子我们的心痛
吕锐
壮壮的遭遇让人心酸。我们不能责怪他的爷爷,因为一个本该受人照顾、安享晚年的老人,还在独自拉扯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着实不易;我们也无法苛责他的父母,因为哪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如果有条件,他们也不会把壮壮丢下,远在异地他乡打工挣钱。
和壮壮一样的留守儿童有很多。据权威调查,我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其中5岁以下留守儿童有2300万。他们不仅面临着亲情和教育的缺失,也面临着人生安全、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成为一个庞大而特殊的弱势群体。
留守儿童的涌现,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阵痛。他们必须得到应有的关注。
我们也看到,近年来,从政府部门到民间组织,都在关注着留守儿童。代理家长、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之家、免费午餐等举措、行动不断增多。我们希望这些留守儿童能得到更多的关爱,让他们的伤痛少一点,笑容多一点,让他们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时间,长一点。
(责任编辑:廖颖瑶)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开设中医肾病专科 ,主要使用中医辩证施治方法治疗各类泌尿系疾病,如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结石、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以及男性性功能障碍疾患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此外,并擅长治疗中风、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以及慢支炎、胃脘痛,抑郁证等内科疾病。
擅长领域:呼吸疾病、小儿顽咳、哮喘,经产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肝胆病等。自拟双石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小金丹治疗慢性肝炎血瘀证疗效显著。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肠易激综合症;一般炎症性胃肠道疾病(急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急慢性胰腺炎;各种肝炎;肝硬化腹水、大肠息肉;肛裂;肛瘘;内外痔;同时擅长给患者提供胃肠道如何保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