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港媒登反内地孕妇广告 暗讽内地人是蝗虫

2012-02-02 15:13:00人民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香港人和内地人之间的关系近来出现紧张迹象,有关广告暗讽内地人为蝗虫,可能将进一步激化港人同内地人之间的矛盾。

  香港一家报纸2月1日出现一则题为“香港人,忍够了”的大幅广告,表达反内地孕妇赴港的立场,并暗讽内地人为蝗虫,要求当局阻止内地人“入侵”。不少媒体认为此举将激化港人与内地民众间的矛盾,有香港市民和学者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也表示不认同这一做法。

  这则登于香港《苹果日报》的整版广告是由香港一个网上论坛的网友集资刊登的。广告显示,暗黄色的土坡上,一只绿色的蝗虫望向远处繁华的维多利亚港。上面写道,“你愿意香港每18分钟花100万元养育‘双非’儿童(即父母均不是香港人)吗?”“因为明白你们受毒奶粉所害,所以容忍你们来抢购奶粉;因为明白你们没有自由,所以招待你们来港‘自由行’;因为明白你们教育落后,所以分享了教育资源给你们;因为了解你们看不懂正体字,所以下面用了残体字:‘来香港请尊重本地文化,要不是香港你们全完蛋了’”。

  英国BBC中文网1日报道说,香港人和内地人之间的关系近来出现紧张迹象,有关广告暗讽内地人为蝗虫,可能将进一步激化港人同内地人之间的矛盾。香港《南华早报》此前获悉网民将刊登广告一事,也认为如果成事,势必加剧两地民众之间的对立。

  记者就此采访一名香港市民,他说,这则广告可能反映了一些香港人的看法,尤其是一些受影响的本地孕妇,“但采用的隐喻手段非常不礼貌,这决不代表多数香港人的看法。”香港浸会大学副教授余伟锦对记者说,理解刊登广告者的心情,因为他们的切身利益受到了影响,但对广告中出现的隐喻非常不能赞同,“大家都是同胞,同一个国家的人,用蝗虫来形容是完全不对的。”他说,“中国文化中有严重的地域歧视观念,不同地方的人相互歧视”,“但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内地同胞来港生孩子,而是我们的人口政策出了问题。”他认为,香港政府在政策上犯了错误,虽然提出了人口政策,但配套措施落后,香港正面临严重的人口老化问题,“香港根本就是需要很多年轻人来香港,应鼓励新移民,而非反对不同地方的同胞来港生孩子。”

  厦门大学中文系主任周宁1日告诉记者,刊登整版广告批孕妇赴港生子是不冷静的行为。事件本身不是很重要,里面掺杂着双方的怨气,不需要无限放大。最近出现的一系列不断升级的事件表明,谩骂和情绪化的表达不能解决问题,内地和香港都应该反思。他说,内地和香港之间的小纷争,其实涉及到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和一国两制这两件大事,以前我们想得比较多的是如何区分一国两制,现在随着内地和香港之间交流愈发频繁,一体化问题逐渐凸显,也给一国两制如何结合带来困境。眼下应该思考的是一国两制的接轨问题,政府应该找好自己的位置。

(责任编辑:陈韶鹏)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邓小援主任医师龙岩市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呼吸系统疾病(如: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发绀、困难,胸闷、心悸、打鼾……)及老年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胸部肿瘤、呼吸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肠功紊乱、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风湿……)的诊断及治疗

  • 陈芳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毕业于山西长治医学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二十多年,从事社区全科八年多,擅长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李乐怡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常见病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