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揭秘云南5000吨铬渣污染了谁 中国重金属污染严重

2011-08-16 08:13:00腾讯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铬渣污染等重金属污染事件由来已久,至今依旧是顽疾,原因何在。

  8月12日,网传云南省曲靖市越州镇有总量5000余吨的重毒化工废料渣,经雨水冲刷和渗透,逐渐把容量20万立方的当地水库变成恐怖的“毒源”,环保部门在初步处理,把污水排进珠江上游南盘江。

  经南都、云信记者实地调查,基本证实了网友爆料的信息。尽管云南曲靖政府新闻办否认渣对当地水安全造成影响,广州(珠江下游城市)环保部门也证实水源未受污染,但网友依然是“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不信”的态度。渣污染等重金属污染事件由来已久,至今依旧是顽疾,原因何在?


受污染水源旁巨大的警示标语。

  渣从何而来

  受污染水源是珠江上游

  盐是民用和工业的必需品

  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善存、施尔康每均含有50微克~100微克,为了补充盐,中国市场上也推出了富鸡蛋、富奶粉等多种补保健品。这说明人体是需要适量的金属盐的。这是民用的一方面。

  另一方面,盐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国民经济中约10%的产品与盐有关。市场对含产品的需求量很大,不锈钢水龙头、汤勺,自车上的镀车把和钢圈,首饰、磁带、表带甚至钱币中都含有。普通金属镀可以防锈,价格低廉的金属披上一层薄薄的外衣,既耐用又好看。很多消费者喜欢穿着皮革,却很少知道皮革使用碱式硫酸盐,为什么貌似一样的皮质时装,一件卖3万元,另一件只能卖300元?就是经过高档的合成剂处理,品牌皮革具有卵石纹的质感。

  由于上述两大需求,自上个世纪50年代起,全国陆续建了70余家盐企业,企业效益好但污染严重。

  制造盐,必然产生

  盐企业主要从矿中提取金属类化合物,生产过程中有大量的渣产生。据资料显示,缘于落的生产工艺,盐提取率只有75%,生产每吨盐产品要排放2.5吨甚至3吨高毒性渣。只要没被转化成产品固定下来,成为不可溶的形态,这些就会变成离子,遇水即溶,很快成为毒性极强的六价,而六价极易被人体、动物吸收并在体内蓄积。这次云南环保部门检测水体是否受到污染,就是要检测六价是否超标。

  怎样减少渣产生

  渣污染是世界性环保难题, 因此,业长期被列为我国严重污染业之首。好莱坞明星朱莉亚·罗伯茨主演过一部著名环保影——《永不妥协》,故事改编自1993年发生的一个真实事件。《永不妥协》说的是美国加州P.G.E电力公司使用六价作为防锈剂,其产生的工业废水毒害周围百姓,最被告上法庭。P.G.E一案是美国直接诉讼历史上赔偿金额最高的一案。634人参与诉讼,共获赔3.33亿美元。

  由此可见,在科技发达的西方国家,渣污染也是“老大难”问题。20世纪80年代期,英国海名斯、美国西方化工等公司开发出的焙烧技术,使得渣排量减小到每吨800到900公斤。更重要的是,该方法产生的渣不含有致癌的。这是目前国外仍然流的先进技术,但这一技术长期以来对中国保密。

  中国盐生产普遍采用有焙烧工艺技术(落技术),每生产1吨产品,会产生2.5~3吨渣。因此,全国每年实际产生约75~90万吨含的新生有害废渣(加上往年未处理的存量,总数难以估测)。

  中国是如何处理渣的

  中国盐企业对待渣的处理缺乏主观能动性。虽然企业不处理,但渣总要有地方堆放,态度较好的企业就在郊区建堆放点,不管不顾的就随便找一个山上、荒野丢弃(如这次云南曲靖事件)。

  2005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出台了《渣污染综合整治方案》。其中显示,截至文件出台之时,包括河南、天津、重庆等在内的1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累计产生渣600万吨,其中只有200万吨得到处理,其余400万吨渣出于堆放状态。

  在堆放的情况下,如遇大雨,则渣中的六价汇入附近的地表水或渗入地下水,对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造成了严重污染。六价皮肤接触可能导致过敏;更可能造成遗传性基因缺陷,吸入某些较高浓度的六价化合物会引起流鼻涕打喷嚏瘙痒鼻出血溃疡鼻中隔穿孔,甚至可能致癌。

  为什么这次我们依然不明真相

  官、民说法出入太大,信谁?

  1、在网民董如彬爆料,《云南信息报》记者采访了曲靖市麒麟区越州镇渣污染情况。他基本同意董如彬的说法(5000余吨渣、20万立方米水受到污染)。但云南省环保厅副厅长任治中和环保厅环境监察总队长黄杰的说法却是:“曲靖受污染的不是水库,只是一个水塘,渣有1000多吨,受污染的水塘蓄水不多,不到100立方米。”5000吨对1000吨,20万立方大水库对100立方的小水塘,相差也实在太悬殊了。

  但在曲靖市政府提供的调查报告中,已经明确指出“倾倒渣140余车,共计5222.38吨”。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