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再获自由的唐志会倔强地坚持了自己的上访之路。9月初,她再次进京,并再次于9月17日被安康方面派出的干部接回,这样便有了文章开头所述唐志会出站前的担心。幸运的是,唐志会此次被接回,出安康站后,工作人员允许她自行回家。
“唐志会前后来找我至少10次了,情绪一激动就容易晕倒。”安康市信访局副局长陈先玉说,不过“不用吃药,过一阵儿她自己就能缓过来”。
安康市汉滨区公安局信访室陈国强主任也证实,仅唐志会在他办公室晕倒,就有三次。
翻阅安宁医院的部分病历复印件,发现对唐志会的“病”,该院有“抑郁状态”、“偏执状态”、“急性心因性反应”和“偏执型精神病”等多个诊断。而汉滨区第一医院在2008年10月27日、11月3日、12月1日对唐志会诊断分别为癔症、晕厥和“晕厥原因待查”。
2009年5月,唐志会曾被联系转院到安康残联精神病医院。该院医生孙超说,院里接到恒口镇政府电话让去接,接来后,排查没病没接收,又送了回去,整个接送过程没发现唐精神上有异常。
《瞭望东方周刊》走访恒口镇政府、汉滨区公安局以及汉滨区信访局等多个涉事部门发现,几乎所有接触过唐志会的干部,在谈及唐的病情时,都在向记者描述唐情绪激动时晕厥的样子。干部们还不断讲到唐多次打骂工作人员的情形,其中,2009年3月12日,恒口镇安排两位镇干部将唐送往西安最好的医院诊治眼疾,医生诊疗后认为已错最佳治疗时间,无法治疗,“唐听后,在医院吵闹,并对干部进行了人身攻击,抱扯撕咬,情绪非常激动,行为异常极端。”
安康官方对此出具的一份报告称:“恒口镇连夜协调汉滨区第二人民医院、恒口派出所等单位安排医生、干警将唐志会从西安接回,3月13日至5月18日,恒口镇将唐志会送往安宁医院治疗,住院期间诊断为‘偏执型精神病’。”
“我当时是很冲动,我活生生看着自己的眼睛一步一步捱到现在这个地步,换了他们(干部),会有什么反应?”而真正让唐志会生怨的是,现在眼睛废了,却平白里背上了精神病的帽子,“我一个大姑娘家,受了这么多苦,怎么就成了精神病,我这辈子还怎么成家,怎么工作,前程不是全给断送了吗?”
唐志会认为,被干部认为有精神病是她上访这么多年来,遭遇的最大打击,她在谈到这一段时,不断强调一个词“雪上加霜”。而实际上,唐志会的内心深处也因此种下了新的上访种子,“洗脱精神病‘罪名’。”
迟到的补救
记者了解到,这些年来,安康方面,各级政府、部门为了接访唐志会,包括路费、住宿费等在内前后已花了10多万元。为了尽量解决唐志会的生活问题,镇上还为唐办了农村低保和相关医疗保险,甚至一度派干部到唐志会老家修葺房屋,帮忙拔掉房子周围的杂草。
安康方面甚至多次就唐志会的上访问题召开过市、区级专题联席会议,政府、单位一把手往往亲自参加议论。对于唐所反映的看守所被打以及其眼睛损伤一事,安康市日前已派出调查人员进行调查,包括赴广东唐志会原诊疗医院调查核实。
可以预见,随着调查推进,唐志会反映的问题或许都会有清晰的官方结论。然而,同样可以预见的是,唐志会此时所要抗争的命运,其实早与官方的调查结论无关。
一如唐志会当初为上学下山“找干部”,而法院没有帮她执行到赔偿款,她渴望医治眼睛,却迟迟得不到救助,以至于活生生拖过了最佳治疗期限,如今,这个正值青春的女孩子,她最迫切的想法是摘掉自己的精神病帽子,而干部们眼下在做的工作显然又与她的诉求无关。
(实习编辑:邓岳海)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