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现在告诉你,全国约60%的人口将会感染一种死亡率为3%左右的传染病,你身边的亲人和朋友,都有可能被卷入这种死亡概率中。你会有什么感受?这就是英国的“群体免疫”措施饱受争议的原因。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英国停止了对轻症患者的核酸检测,有症状的民众要自行隔离。按照英国首席科学官帕特里克·瓦兰斯的说法,这样做是为了获得群体免疫。
那么,群体免疫究竟是什么?如何获得?会成功吗?
什么是群体免疫?
当传染病在某一地区蔓延时,如果有一定比例的人对这种疾病免疫时,他们就为其他的易感染人群提供了保护。从而打断疾病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的接力,中断感染链。
传染能力不同的传染病,所对应的比例也不同。群体免疫比例门槛的计算,是由病毒的基本传播数R0决定的,R0就是平均一个感染者把疾病传染给其他人的数值。R0值越高,所需要的群体免疫比例也就越大。
如果R0小于1,这个病毒会越传播,感染人数越少,就很难形成大规模的传染。我们以新冠病毒R0等于3来计算,就是一位感染者平均会把疾病传染给3个人。从理论上看,如果一个人群中超过67%的人对新冠病毒有免疫能力,感染者传染人数就会小于1,这样会导致R0小于1,传染病就得到了控制。问题是,怎么才能获得免疫能力?
获得群体免疫的方法
主要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疫苗免疫,也就是人们熟知的“打疫苗”,这是一种主动使人群获得群体免疫的方法,但是疫苗的研发、生产、上市等过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第二种就是自然免疫,也就是感染者康复之后,身体里有了抗体,就可以拥有免疫能力。据英国专家估计,大约有60%的人拥有免疫能力,才能达到群体免疫的门槛。也就是说,让60%的人感染新冠病毒后活下来,以此来获得群体免疫。
群体免疫会成功吗?
在古代,也有人类靠群体免疫熬过瘟疫的例子,但这是有历史特殊性的。当时医疗水平不高,人们对疾病束手无策。另外就是人在得了某种疾病痊愈后,身体就有了抗体,可以获得自然免疫。
但是,对于新冠病毒来说,还有很多的未知数。
首先,新冠病毒感染是有一定的死亡率的。按照目前的数据统计,死亡率在3.9%左右。英国有6600万人口,如果要获得群体免疫,意味着约4000万人要患病,这4000万人里有150万的人要死亡。即使死亡率为1%,也得有40万人死亡。可是,谁愿意自己或家人成为那1%呢?
其次,新冠病毒是否会变异,以及人在感染后会产生多长时间的保护免疫都还是未知数。如果病毒发生变异,那么原本有免疫能力的人不再能识别变异了的病毒,群体免疫的基础就失效了,还会使现阶段的药物研制、疫苗研制功亏一篑。
死亡人数是数字,但人不是数字。那些逝去的人们所留下的故事,饱含着数字无法承载的情感。在有效的疫苗出现之前,人类一起努力尽量控制新冠病毒的蔓延,才是当前务必要做的事情。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
擅长领域:呼吸系统疾病(如: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发绀、困难,胸闷、心悸、打鼾……)及老年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胸部肿瘤、呼吸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肠功紊乱、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风湿……)的诊断及治疗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