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范围,独立血液透析中心发展,至今已有50年历史。
在美国,80%的透析患者都是在这类透析中心完成治疗。另5%-10%的患者,会去医院接受治疗。
长期以来,这些血透中心被视为“方便病人就近透析、生活和工作,有利病人回归社会”。同时,能实现规模经济,有效降低治疗费用,减轻患者负担;实现统一化的管理,提高医疗服务的安全及质量水平。
但美国杜克大学福库商学院的一项研究指出:
大型连锁透析组织(LDO)没有改善患者治疗结局。
福库商学院深入研究1998年-2010年各大透析中心提供的财务数据,发现:在此期间,美国血液透析市场发生巨大变化。连锁机构开始大规模合并小型机构。
最终,在美国6000余家独立透析机构中,有60%属于两大巨头。仅21%的设施仍为“独立运营”。
福库商学院分析了一系列数据,包括美国肾脏数据系统、年度透析机构调查报告,以及国家医疗保健系统的成本报告数据。研究人员认为,大吃小的结果是,利弊共存。“连锁大型机构带来的积极影响,包括整合资源,规模化管理,提高效率,以较低成本提供药品。”
此外,研究人员还分析影响治疗结局的相关指标,包括透析充分性(以尿素减少率作为衡量指标)、贫血管理(通过红细胞生成刺激剂和静脉补铁来衡量)、住院率、移植率、医护人员与患者比、以及患者死亡率。结果显示,对患者来说,治疗效果未得到改善。
在大型连锁组织的单中心进行治疗,患者的住院风险会增加4%。这可能和患者、医护比率有关。在大型连锁组织内,患者vs医护、患者vs机器及护士vs机器等3个重要数据,都不容乐观。
贫血管理的结果也令人不安。在大型连锁组织,红细胞生成刺激剂和达依泊汀α的用量都有所增加。前者增幅为129%。但这没有让患者受益。相反,患者达到目标血红蛋白水平的几率,减少5%。
“使用达依泊汀α的经济诱因巨大。在一些机构,单此类药物的收入,要占总收入的25%,及总利润的40%。”
福库商学院认为,静脉补铁也存在“因利而为”的情况。因为国家医疗保健系统在结算时,看的是药瓶数量,而不是药物总剂量。有些机构为了补足100mg铁剂,宁可打开4个100mg的小瓶,每瓶只取25mg。由于一些医生与透析中心建立合资企业,并获得一部分利润。出于财务激励,这些医生给患者的建议也可能不够“高效、价廉”。
Medscape报道这一研究结果指出:血透行业逐渐形成寡头垄断格局,提高了利润,但以牺牲疗效为代价,让患者“处于风险中”。从中可知,不合理的激励政策和医保支付比率,缺乏有效的市场竞争,对医疗市场发展“有害无利”。
“今年7月,美国总统签署《促进美国肾脏健康的行政命令》,提出通过增加肾源和改善透析治疗等方式,力争在2030年前,使美国终末期肾病患者数量减少25%。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表示,目前肾病治疗的支付体系基于医疗过程而非医疗效果,未来有望根据效果确定支付标准。”Medscape称,这说明,美国医疗保险和医疗服务补助中心(CMS)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已经认识到问题,并在积极求变。
CMS响应行政命令,计划推出终末期肾病治疗选择(ETC)强制性模型。该模型以价值为基础的采购,或按绩效付费,旨在奖励医生、医院、医疗团体、透析提供者和其他承担集体责任,以改善患者健康,并通过提高效率和更紧密地协调护理,来保持整体医疗保健成本。
中国血透也在朝着大型、连锁、独立中心而发展。
2017年,《关于修改〈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决定》(国家卫生计生委令第12号)发布,确定增加血液透析中心等5类医疗机构类别,并纳入社会投资领域,鼓励血液透析中心向连锁化、集团化发展,向民营资本开放。
医疗行业投资者认为,虽然目前正值资本寒冬,但血透中心数量仍在增长,且属于远期利好。
首先,全球慢性肾病发病率和血透数量不断攀升,存在较强的用户需求。
其次,这类机构对医生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大量操作是护士、病人、机器三者之间的标准化动作,可复制性强,对医疗品质的稳定性、一致性有保证。
最后,血透需要长期、周期性进行,患者黏性大。
或许,我们应该多从欧美大型连锁、独立血透中心的发展中,找找借鉴。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鼻喉科的各种疾病。尤其专治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诊)
擅长领域:呼吸系统疾病(如: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发绀、困难,胸闷、心悸、打鼾……)及老年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胸部肿瘤、呼吸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肠功紊乱、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风湿……)的诊断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