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医疗垃圾被制成儿童玩具,背后还有条产业链……

2019-03-21 00:00:04医学界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触目惊心!

  按照我国《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以及相关规定,输液瓶、输液袋必须有相关资质的单位才能回收处理。输液管、一次性注射器等属于医疗废物,必须交由有相关资质的单位集中焚烧等无害化处置,不能重复再利用。

  但是,这个领域里却仍有一条黑色的产业链......

  

  今年的央视3·15 曝光了非法医疗废物处理再利用。

  河南省濮阳县子岸乡一个厂房内,堆放着大量使用过的输液瓶、输液袋等医疗垃圾,不少医疗垃圾还残留着药水,上面的标签显示,这些医疗垃圾大都来自周边的医院。

  这些输液瓶、输液袋等医疗垃圾,甚至夹杂着一次性注射器等医疗废物被做成再生料,由于药物残留无法彻底清洗干净,相比新料,再生料颜色会发黄、发灰。

  那么,这些带有药物残留的再生料,又会被做成什么产品呢?

  河北几家做再生颗粒的老板告诉记者,他们这里生产的再生颗粒,大部分被下游企业加工成塑料网袋。

  记者:有人拿这个做菜袋儿吗?

  河北省再生颗粒加工厂工人:基本上80%是干这个的。

  记者:这个货发哪多啊?

  河北省再生颗粒加工厂工人:山东,任丘,也往河南发,石家庄。

  记者在当地走访了多家企业发现,用废旧医疗再生料生产蔬菜网袋非常普遍。由于这样的再生料韧性好、价格便宜,除了蔬菜网袋,很多塑料制品都会用到,生产出来的产品可谓五花八门。

  再生颗粒加工厂负责人:篮子, 洗脸盆,然后卫生盆。

  再生颗粒经销商:打盆儿的,打水桶的,打那些日用品的。

  破碎料加工作坊负责人:超市用的方便袋,特别厚的那个。

  再生颗粒加工厂负责人:幼儿园的一种悬浮地板,就是每天可用水冲,冲一遍之后小孩在上面爬,玩之类的。

  再生颗粒加工厂张老板:说不好听的,医药瓶就使这个。

  破碎料加工厂负责人:一次性水杯。

  山东临沂这家企业,主要生产各式的儿童玩具,负责人承认,这里做儿童玩具经常会用到废旧医疗再生料。

  形状分割线

  玩耍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很重要,合适的玩具可以让父母聚在一起,进行热情、有趣的互动,促进孩子和父母形成亲密的关系,促进其社交、情感、认知和语言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但这些玩具里绝不包含由废旧输液袋、注射器变成的“玩具”。

  那到底怎么选玩具?

  美国儿科学会给家长们列出了购买玩具的十项建议。下次买玩具,除了看娃喜不喜欢外,也可以参考一下有没有满足下面这些要求:

  1  阅读标签。玩具的“警告标签”上提供有关如何使用玩具以及安全使用年龄等重要信息。别偷懒,好好给娃演示一下玩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2  看一下尺寸。确保每个玩具的安全,以及它的每个零部件都比你家娃的嘴大,以防窒息。

  3  避免玩具枪或弹射类玩具。射到娃自己或别人,都不好,可能导致严重的眼伤或窒息。

  4  避免过于吵闹的玩具。因为保护宝宝耳朵也很重要。

  5  制作精良的毛绒玩具长这样:所有零部件,包括接缝和边角都连接紧密、牢靠;可以机洗;没有松散的缎带或绳子(以免勒到孩子);不含小豆状颗粒物或填塞物(避免误吞引发窒息)。

  6  购买的塑料玩具必须够坚固。

  7  避免有毒物质制成的玩具。确保在玩具标签上标注有“无毒”。

  8  12岁以下的孩子,避免使用拼装模型和化学实验套装。它们可能引起火灾或爆炸,并可能含有危险的化学物质。不要给小娃玩这些,同时确保你的大娃知道如何安全地处理这些玩具。

  9  电动玩具上应该有“UL”认证。而在中国,这六大类玩具需要强制实施3C认证:童车、电玩具、弹射玩具、金属玩具、娃娃玩具、塑胶玩具。

  10  购买婴儿床上的玩具更要小心。任何柔软、松散的床上用品或存在窒息、勒死风险的物品都不能放在婴儿床上。任何悬挂式玩具都应放在宝宝够不到的地方,并在宝宝5个月大或开始会用手或膝盖向上推时取下玩具。

  #各位家长,你们在选玩具时有哪些好方法?#

  留言区分享一下吧!

  参考资料:

  A Parent's Guide to Toy Safety.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https://pediatrust.com/wp-content/uploads/2018/05/Parents-Guide-to-Toy-Safety-min.pdf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