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现在已经成了中国不少居民的一大经济负担,提高这个慢性病防治素养是刻不容缓的。在首届深圳市营养与健康行业发展高峰论坛上,一级营养师王雷军就向公众科普了一个重要的知识,那就是慢性病是可以通过营养干预。
良好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是解决慢性病的根本
王雷军介绍:“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怎么管理你的慢性疾病呢?真的靠吃药就能解决问题了吗?更多人的体会是不可能的。作为营养师我们知道,慢性病是可以通过营养干预的。我们的营养干预才是解决慢性疾病的根本。”
王雷军指出,在各种慢性疾病中,合理的营养调理能把治疗效果提升,达到减少药物依赖,提高生存质量的效果。而且由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原因一般都是不良的饮食和生活方式。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在通过营养调理来治理慢病的过程中,首先要认识到营养素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在摄入食物的时候,身体会有选择地获取食物里的营养素来为身体所用。其次,是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以及相信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
营养吸收是关键
此外,王雷军还介绍,在营养干预的过程中,首先确认营养的摄取、消化、吸收、利用过程是否有障碍;其次选择适合目前身体状况的方式给予直接干预;最后再考虑干预的适应性、有效性和速度:“摄取,就是我们要吃进来。摄取过程中要注意的是:富含营养素的新鲜事物的消化,你有充分的咀嚼吗?你有让身体有足够的消化酶来进行新陈代谢吗?如果没有,营养素就不可能充分地到达你的身体。吸收,如果你的肠道环境不好,那么你吸收的功能就不全,营养素吃得再多、新鲜的食物再好都进不到身体的内部。”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