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被丁克”80后正递增 80后为何惧怕当“孩奴”?

2010-01-26 15:43: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这个真实的故事来自一篇网上热帖《80后准妈妈怕生子后成“孩奴”患上忧郁症》,帖子引发了一场关于要不要当“孩奴”的大讨论,更有无数家长晒自己这一年养孩子的惊人花销,以告诫年轻人要想生孩子一定要有金钱和心理的双重准备。而“孩奴”也成为继“卡奴”、“车奴”、“房奴”之后的又一热门名词。

  “来来爸”的奶粉账单

  在育儿论坛里列出了四岁女儿的一个月费用(单位/元):

  幼儿园托费:2000/月(本该4100/月,因为上得早,而且是3个孩子一起报名,一下交1年的,所以便宜了一半);

  饭费:400/月,杂费:20/月;

  才艺费(是在幼儿园白天上)、钢琴费:600,轮滑:200,国画:120,珠心算:240;

  保姆费:1500,衣服:300,食物和零食:400,玩具、书和光盘:100;

  玩和看节目:100(不包括大人陪同的费用);

  旅游:200,教育基金:1500,奶粉:100,现在喝奶粉少了,喝鲜奶多了;

  看病不能报销的部分:50。

  每个月共计:7830元。

  教育

  准备多少钱都不嫌多

  孩子上学之后,为孩子花钱的重头戏才刚开场,虽说有9年的义务制教育,可家长花的钱一点都省不下。在“e度教育社区”的论坛里,家长们一个个都语出惊人,大家一致认为,择校费和培训班这两项花费,就几乎要了自己的老命。

  “庆庆妈”称,今年经历儿子小升初,大人孩子就像扒了一层皮,从一个月上万元的冲刺考级班、口语集训班,到托关系走人情的“交际费”,到最后的择校费,为了上这所重点中学花了将近20万。而另一个妈妈则跟帖说:“今年我花不到20万上了一所重点小学,不过是带初中一起的,免了小升初的麻烦,这样算起来还是合算的……”

  即使孩子不是面临升学,各种培训班加起来也绝对价钱不菲。“幽幽妈”给记者算了一下,她儿子小学二年级,目前课外在上奥数、外语、作文培训,此外还有游泳、钢琴和画画三个兴趣班,每月花费3000多元,“这还是普通等级的价格,如果老师是特级的,费用会翻番。”

  千辛万苦把孩子送进大学之后,家长还是不能松劲。

  大学生小陈的教育账单

  北京外国语大学大二学生小陈大学四年的花费:

  学费2万元;住宿费:6000元;

  校内生活费:800×12×4=3.84万元;

  书费:学校要求每年交书费700元,自己课外买的书一年约300元,4年4000元;

  杂费:买衣服、CD、笔记本电脑、手机等3万元;

  大学四年总共花费10万元。

  这是在本地上大学的费用,如果去香港上大学,四年至少40万元,去美国读大学则每年要15万到60万元。

  教育负担之重,确实压得家长们抬不起头。日前,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通过新浪网,对2157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4.7%的人感觉教育支出已是城乡普通家庭极大负担。36.2%的人每年教育花费占家庭收入的10%至30%,29.5%的人达到30%至50%,12.8%的人达到50%至80%,8.4%的人甚至达到了80%以上。

  是家长们在作茧自缚?

  这些五花八门、铺天盖地的育儿花费如同一片浓重的乌云,罩在了已届生育年龄的80后身上,生还是不生,要不要做“孩奴”,年轻一代正在生育问题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家门户网站专门开辟了辩论区来讨论“孩奴”问题,参加投票和辩论的已有37000多名网友,目前反方占绝对优势,主张不要孩子的有23000多人,主张要孩子的只有13000多人。很多网友留言说:“养活自己都难,再养个孩子,第一遭罪;第二对不起下一代;第三忒没社会责任感。”“自己觉得负担不了那么重的责任,给不了孩子一个温馨快乐经济实力充足的生活,所以不要孩子。”“成本太高生活太累。”“生孩子就给套牢,股票可以解套,这只股永远也解不了!”“如果没有很好的经济条件和良好的自身素养,没能力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就不要生。那样将会让自己一生辛苦劳累连心理安慰也没有一丝,也误了孩子。”

  这场网上辩论其实也正是很多80后真实心态的反映,因不愿当“孩奴”而自愿丁克以及因为错过最佳生育机会等原因“被丁克”的80后正在递增。统计显示,目前中国妇女平均的生育水平持续保持在1.5以下,也就是说平均每个育龄妇女生孩子的总数不到1.5个,有专家指出,这是一个极端危险的数字。这意味着,如果中国生育率继续保持在这一水平,在并不很遥远的未来,中国人口会以平均每30年减少四分之一的速度下降。

  孩奴,到底当还是不当?这真成了一个问题,不过,也有不少网友撰文发帖发出了另外一种声音:“孩奴”的诞生有很大原因是家长们在作茧自缚,他们“从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观点出发并不断膨胀,为了孩子爆发出自己根本无法承受的消费热情,并尽自己的能力去花时间挣更多的钱。他们因为对孩子寄予了不切实际的希望,所以一生都在为子女打拼,而失去了自我价值,这种“奴性”不值得提倡。

  而心理专家则针对80后的“孩奴恐惧症”给出了这样的建议:其实养育子女,一定要做好准备,不管是生理上的,还是心理上的。在要不要成为“孩奴”这个问题上要因人而异,如果这个家庭在收入、房子等方面都做好了准备,孩子出生了,即使当“孩奴”也没什么。但如果两方面都还没做好准备,生下小孩肯定会影响到自己的生活状态。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王桂英则表示,对于在是否生育问题上有犹豫的夫妻而言,他们会有顾虑:如果生,那就会好好养。正因为一定要好好养,所以才会有顾虑,怕让下一代受苦。而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得靠政府。由政府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完善的公共服务。

其他热点新闻链接:

惊!有人天生不能看阿凡达(图)

小心!“尾货”真的淘到“宝”了吗?

“蚁族”你们准备好过年了吗?

蒙娜丽莎也有难言之隐!(图)

揭秘!世界最重男人减肥292公斤“瘦身”法(图)

(实习编辑:黄妍)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冯惠玲副主任医师佛山市中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鼻喉科的各种疾病。尤其专治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诊)

  • 潘慧人主任医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对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月经不调、女性不孕、卵巢早衰、更年期综合征、乳腺增生等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擅长病后及术后身体调理。

  • 邓小援主任医师龙岩市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呼吸系统疾病(如: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发绀、困难,胸闷、心悸、打鼾……)及老年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胸部肿瘤、呼吸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肠功紊乱、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风湿……)的诊断及治疗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