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吉林省两百学生出现中毒症状进京求医

2009-04-18 10:04: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前日,吉林省白城市200多名学生随家长来京就诊。家长称,之前孩子为当地保护区的榆树上药后,当天便出现轻微中毒症状,因对当地医院治疗结果不满,他们将孩子带到北京治疗。昨日,经解放军307医院检测,有学生送检血液中检测到溴氰菊酯。

  前日,吉林省白城市200多名学生随家长来京就诊。家长称,之前孩子为当地保护区的榆树上药后,当天便出现轻微中毒症状,因对当地医院治疗结果不满,他们将孩子带到北京治疗。昨日,经解放军307医院检测,有学生送检血液中检测到溴氰菊酯。

  当事学生全部来自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向海蒙古族乡学校,人数逾200,年龄在11岁到15岁之间。

  学生家长称,4月8日上午,该校和向海保护局联合组织5-9年级学生社会实践,为保护区的榆树上药。由于对药性缺乏了解,下午1时许开始,有学生出现脸肿、头晕、呕吐等不适反应。

  “生病的孩子越来越多,陆续200多人住满了乡卫生院和县医院。”家长说,随后的8天,省林业厅、通榆县政府介入调查此事,并组织专家对学生进行检查,但结果始终是“没有中毒,不会有影响。”

  对此结果,家长们并不认同。他们表示,孩子们的不适反应反复出现,久医未愈,一定是中毒了。前日上午10时许,他们在县政府的组织下,带着孩子来京就医。

  昨晚7时许,解放军307医院门口,数十名家长和孩子相互配对,排成四列,正在等候大巴车。

  “走了三批了,我们是最后一批。”家长说,当日,这些学生都在该院毒物检测中心进行了检查。

  一名家长出示的报告显示,其孩子送检血液中检测到溴氰菊酯63ng/ml,以及苯甲酸。

  昨晚8时许,现场的家长和孩子被车送往旅馆。他们表示,今日将继续前来,接受治疗。

  据《新文化报》此前报道,8日上午,通榆县向海蒙古族乡学校和向海保护局联合组织学生社会实践,为保护区的榆树上药。由于对药性缺乏了解,下午,便有200余名学生出现轻微中毒症状,主要表现是脸红和恶心,参加活动的老师则未见异常。

  ■ 名词解释

  溴氰菊酯

  溴氰菊酯又名凯素灵、敌杀死、右旋顺溴腈苯醚菊酯、凯安保倍特,是目前菊酯类杀虫剂中毒力最高的一种,属于中毒毒类。皮肤接触可引起刺激症状,出现红色丘疹。急性中毒时,轻者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乏力,重者还可出现肌束颤抖和抽搐。

(责任编辑:39net)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