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我国平均30秒降生1个残疾婴儿 每年120万缺陷婴儿

2009-11-02 09:36: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生一个健康的宝宝,对于育龄青年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期望,然而,对于相当一部分人来说,这种期望,却成了奢望——有数据表明,我国每年都有将近120万个新生儿有出生缺陷、先天残疾。120万个,也就是说,每30秒,我国就新增加1个残疾婴儿,就意味着有一个家庭将因此饱受痛苦。

  至此,已有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新生儿出生缺陷总体高发,大致受三大因素影响:环境因素占10%,遗传因素占比约为25%,;而孕妇的生理因素和一些原因不明的因素占65%。在孕妇的生理因素中,又以高龄孕妇比例加大、带病怀孕人数增加,以及营养失衡导致营养元素缺乏等影响最大。这一系列因素协同影响,结果导致我国婴幼儿出生缺陷居高难下。

  六、“三道防线”预防出生缺陷

  针对出生缺陷高发的三大因素,我国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孕前保健、产前筛查、以及新生儿疾病筛查等“三级预防”措施,即“三道防线”,全力预防、堵截出生缺陷的发生。

  婚检是预防出生缺陷的关键,也是育龄青年接受遗传咨询、孕前补叶酸等健康知识的最佳时机。然而,记者调查发现,相当多的缺陷儿父母恰恰没做婚检,错过了机会,由此带来了无尽的烦恼。

  事实上,自2003年我国取消强制婚检后,婚检人数急剧减少,过去每年婚检超千例的一些县级妇幼保健院,如今,每年自愿婚检率甚至为零。即便是提供免费婚检的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婚检人数也严重下滑,北京海淀妇幼保健院去年婚检率不到5%。

  由于许多人不做婚检,无疑成为出生缺陷的一大隐患。针对孕前保健这道防线存在的这一纰漏,北京、广州、上海、太原等一些大中城市的妇幼保健院相继提出并开展了“孕前体检”医疗保健服务,来打“补丁”。

  记者在北京海淀妇幼保健院调查时发现,经过孕前体检保健服务后,孕妇在产前还要进行出生缺陷筛查,来达到早发现、早干预,减少重度出生缺陷胎儿出生的目的。

  由于受医学条件限制,“产前筛查”这个第二道防线无法筛查出所有的出生缺陷。比如听力障碍,以及由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苯丙酮尿症等导致的痴呆症出生缺陷,往往要在第三道防线,即“新生儿疾病筛查”中,才能筛查出来,为及时治疗,降低残疾发生程度,争取宝贵的时间。

  然而,记者注意到,由于受客观条件制约,出生缺陷三道防线在全国各地覆盖率不高,譬如新生儿疾病筛查不仅筛查的病种少,而且覆盖率目前仅有48%,而美国等发达国家筛查病种多,覆盖率超过90%。

  预防出生缺陷,绝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更需要公众的科学认知和积极参与。

  出生缺陷是全世界都非常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而我国是世界出生缺陷率高发地区之一,2006年开始,便确定每年9月12日为“预防出生缺陷日”,体现出国家阻截出生缺陷率高发的决心。防治出生缺陷,提高生命质量,事关人口素质、关系到我们民族的兴衰与国家未来。需要每一个育龄青年都绷紧预防出生缺陷这根弦,学习和利用好出生缺陷预防措施,生育健康宝宝。

其他热点新闻链接:

  中国涌动“不孕潮” 你是其中一员吗?(专题)

  惊!小心340万淀粉做的假毓婷假wei哥

  奇!什么东西能治甲型H1N1流感?

  详解内地孕妇为何挤爆香港医院产子(图)!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谁让我的宝宝成了畸胎?

(实习编辑:张丹丹)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冯惠玲副主任医师佛山市中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鼻喉科的各种疾病。尤其专治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诊)

  • 曾广铨福建省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中医药治疗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等妇科疾病;应用中医手段调理亚健康、慢性疲劳疾病及多囊卵巢综合征。 青春痘、荨麻疹、咳嗽、气喘、眩晕、关节疼痛、口腔溃疡、小儿厌食等中医治疗。

  • 魏书航副主任医师佛山市中医院

    擅长领域:主治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