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好春光,很多朋友可能会选择户外活动,比如到山间、乡村农田回归自然~这就无法避免会接近树木、草丛等等。
最近气温变暖,蚊虫也开始“作妖”,小九得提醒大家,出游在外时一定要小心一种可能致病、处理不好还会危害生命的吸血虫子!
这种吸血小虫子,
到底有多“狠”?
也许有些朋友已经能猜到了,这种小虫子叫“蜱虫”。
它虽然小,但是常常出现在新闻上,臭名远扬。它不光将头部钻进皮肤吸血,引起皮炎,严重情况下还会传染疾病。而5至8月正是蜱虫病高发季。
就在前几天,据中新网报道,家住武汉黄陂的贝贝(化名)在草地打滚玩耍后,睫毛根部出现了一个“小黑点”。起初家长还以为是孩子眼睛受伤结了血痂。第二天,竟发现“血痂”变大了一点!而贝贝一直在揉眼睛,说不舒服。
他们到医院后,医生检查才发现——原来是蜱虫。蜱虫的口器已经深深扎入孩子的眼睑缘根部,吸饱了血后,身体变得圆鼓鼓的。
医生说,还好家长没有硬拔,否则虫体残留部分的多种病毒,会引发患儿感染,严重者甚至会发生肾综合征出血热、无形体病,甚至死亡。而如果家长捏破了蜱虫,手接触到蜱虫体液,也可能会感染病毒。
贝贝因得到良好处理,并无大碍。
25日,甘肃网警也发布了一则消息,称南京一6旬老太到野外摘菜时被蜱虫叮咬,被紧急送医。医生从其后背、腰部取出三只蜱虫,有两只还是活的。
有些人得到及时、良好的处理,没什么大碍。但有些人就没那么幸运了……
去年7月份,南京宋先生遭遇了蜱虫之祸。
先是5月底6月初,小舅子和岳母先后被蜱虫咬伤后因为在当地医院迟迟未能确诊,多器官衰竭而病重不治,令全家沉浸在巨大的悲伤之中。
可谁知在宋先生为岳母处理丧事的过程中,裸露在外的右小臂也不小心被蜱虫咬了一口,让他也去了一趟鬼门关。幸好在医院救治下,宋先生脱离了危险。
蜱虫之害最“出名”的时候,是在2010年,因在全国多省区“作案”,引起关注。
小小蜱虫,
为何如此之“野”?
蜱虫到底有什么能耐呢,区区2毫米,怎么能作这么大的妖?
其实蜱虫本身无毒,错就错在它是一些病毒的载体。
一般来说,被蜱虫叮咬最直接的影响是皮肤,蜱在叮刺吸血时多无痛感,但由于螯肢、口下板同时刺入宿主皮肤,可造成局部充血、水肿、急性炎症反应及继发感染。
部分蜱虫在吸血时会分泌一些神经毒素,会引起被吸血人上行性肌肉麻痹现象,甚至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也被称为“蜱瘫痪”。多见于儿童,但是只要及时发现除去蜱虫,症状就可以消除。
让人们担心的是,蜱虫可能会传播:
莱姆病、斑疹热、Q热、森林脑炎、出血热、蜱媒回归热、北亚蜱传立克次体病、细菌性疾病(如鼠疫、布氏杆菌病、野兔热)。
上文提到的2010年多人致死的,是一种布尼亚病毒,而由这种病毒导致的疾病被暂时定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这些病看起来很恐怖,让人觉得一旦被蜱虫叮咬,就会危及生命。但其实不必恐慌,蜱虫感染、致死率并不算高,只要得到良好的处理、及时的医治,都是可以恢复健康的。
如何正确处理蜱虫?
问题来了:如果发现被蜱虫叮咬,如何正确处理蜱虫呢?如果附近有医院还好说,若是附近无医院,也不能让它一直吸血啊。
研究发现,蜱虫携带的有害微生物大多是在叮咬在人身上超过24小时后传播给人的,如果在24小时内及时去除身上的蜱虫,可以极大地降低感染蜱传病的机会。
切记不要这么做:
如果发现正在被蜱虫叮咬,不能生拉硬拽,也不能直接拍死。因为它吸血时,口器会在人体内,万断裂在体内会发生感染。
最好的处理方式:
·可用酒精涂抹在蜱虫身上让它麻醉。然后再用镊子夹住蜱虫头部(注意不要夹身子,也不要左右摇动,以免刺激它分泌毒素)。
如果自行将蜱虫处理完,先不要急着把它丢弃。用袋子装起来,如果之后身体发生不适,就诊时可带上它,有助于病情诊断。
如何预防蜱虫叮咬?
5~7、7~11月是蜱虫活动高峰,被咬不如提前知道,早预防为主。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嘛~
·驱虫剂:外出时,要提前在裸露的皮肤上涂抹驱避剂。
·衣服:如需进入草地或树林等环境时,为了方便发现蜱虫,可以穿上浅颜色的长衣、长裤;扎紧裤腿或者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
·定时查看:看看身上有没有蜱虫“上身”,重点检查衣服、轮胎和宠物;游玩之后洗澡时,仔细查看有无蜱虫粘附或叮咬情况。
好啦,快把这些记下来,也不要忘了提醒一下要出门的亲朋好友们噢~
要小九说啊……
好像还是呆在家里真是省钱又省心。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
擅长领域:内科疾病,尤其是在呼吸系统(如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和消化道疾病(如胃肠炎,胃溃疡,脂肪肝,肝炎,胆囊炎等)诸病种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