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气候变化导致人类只剩下10多年的说法是一种误解。2018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一个相当难懂的报告警告说, 到2030年人类需要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半,以避免全球变暖至工业革命前1.5°C以上的水平。
这实际上大致意味着,"在解决气候变化变得非常昂贵和困难之前,我们还有大约12年的时间。"
人类仍然可以生活在一个有气候变化的世界里--只是会有更多的工作,许多人的生命和生计可能会受到威胁。但这很复杂,因为这个世纪我们同时面临着许多问题,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彼此。
在压力下生存
为了获得食物,我们大多数人依赖全球运输、支付和物流系统。这些,反过来,需要燃料,电力,通信和许多其他东西才能正常工作。
所有这些系统都是相互连接的,所以如果一个系统开始崩溃,混乱可能会导致其他系统崩溃,在我们意识到之前,我们会有大量的短缺和冲突。
很难计算这种情况发生的确切风险,因为以前从未发生过。直到最近,世界还被分割成几个独立的区域,这些区域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独立的。
但我们确实知道,气候变化使整个世界处于压力之下--与此同时,世界各地--使这些系统崩溃的风险更加严重。
例如,当企业不需要应对自然灾害时,它们更容易处理网络安全和能源供应问题。同样,当政客们忙于应对公众对食品价格、难民和生态危机的反应时,政府很难维持基础设施。
提高应变能力
利用地球工程减少气候变化的影响可能会奏效--例如通过减少CO?水平或泵反光粒子进入地球大气层以转移太阳光线。但是,如果灾难来袭,这些行动停止,气候变化的影响可能会迅速恢复。
合理的做法是努力使我们的系统更具弹性--这样做的机会很多。实际上,这意味着更多的地方能源生产,更好的后备系统,致力于减少气候变化,更愿意为安全付出额外的代价。
灾难和疾病
那么人类面临的其他威胁呢?虽然地震、海啸、火山和飓风等自然灾害可能是灾难性的,但它们对人类生存的威胁相对较小。
足以导致整个物种灭绝的危险相对较少。典型的哺乳动物物种存活了大约100万年,所以每年的风险大约是百万分之一。
小行星撞击和超级火山确实发生过,但它们非常罕见,我们不必担心。即便如此,为有一天我们需要让一颗小行星偏离轨道,使其在10年内不依赖农业生产,而制定计划是明智之举。
流行病更糟。我们知道1918年的流感夺去了全世界数千万人的生命。新的流感病毒不断出现,我们应该预计至少每100年就会出现一次大流行。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我们变得更擅长医学(这降低了患病的风险),但我们也旅行得更多(这增加了疾病的传播)。自然大流行不大可能消灭人类,因为几乎总有人是免疫的。但一场严重的流行病仍有可能摧毁我们的全球社会。
技术的攻击
利用细菌、病毒或真菌来危害人类或农业的生物武器是另一个问题。幸运的是,它们很少被用于战争,但在不久的将来,它们可能会变得更加危险,因为生物技术的进步使修改生物体和自动化实验室工作变得更容易、更便宜。
随着这项技术变得更容易获得,它被邪恶政权用作"末日装置"的风险越来越大,目的是阻止其他国家试图推翻它们。目前,这种风险还很小,但如果我们不尽早找到更好的方法来检测病原体,不密切关注有风险的生物技术,不努力通过外交手段让政府保持清醒,这种风险肯定会变得更大。
也许目前人类面临的最大风险是核武器。个人认为,核战争的风险(不一定是世界末日,但仍然是可怕的)介于每年100到1000分之一之间。这种风险上升或下降,取决于国家之间的紧张局势和处理预警系统的人员的能力。
在牛津大学人类未来研究所,我们做了很多关于人工智能(AI)的工作。与生物技术一样,目前的风险非常小,但随着人工智能变得更好、更聪明,风险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我们认为安全总比后悔好。
开发工具以确保人工智能保持安全,并以造福人类的方式运行,从长远来看可以节省资金,而且不太可能让事情变得更糟。同样,人工智能灾难的概率是相当不确定的,因为它的变化取决于我们对它的准备程度。
我不能给出一个世界末日灾难的概率,这或多或少只是猜测。但是我认为有一个足够大的风险,这样的灾难可能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出现,我们应该努力解决问题--无论是通过确保政府和AI保持安全、理智,取代化石燃料,建立备份系统和计划、关键系统下放等等。这些事情都是值得做的,即使风险是百万分之一:因为世界是宝贵的,我们所冒的风险是巨大的。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对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月经不调、女性不孕、卵巢早衰、更年期综合征、乳腺增生等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擅长病后及术后身体调理。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