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医疗诊治有关情况。
病毒感染性疾病有什么特征?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王贵强介绍,目前病毒性疾病总体没有特效药,大部分药物只能抑制病毒复制,但并不能清除病毒,例如乙肝病毒、艾滋病毒等。丙型肝炎是现在唯一能通过抗病毒药物治好的病毒感染性疾病。
新冠病毒传染性比SARS更强;致病性比流感重,比SARS轻;病毒排毒时间比SARS、流感更长。
境外输入病例会不会导致本土第二次大流行?
目前境外疫情越发严峻,但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吴尊友认为,输入病例的增加不会在我国导致第二次大流行。他认为,我国建立的“三道防线”能抵御境外输入病例:
第一,境外感染者在入关时,需要测量体温,报告过去40天的旅行史,这可以将出现症状的人群筛查出来;第二,入境后人员要进行14天隔离观察,潜伏期患者出现症状后送至指定医疗机构;第三,如果一道、二道防线有疏漏,患者出现症状后总会去医疗机构就诊。目前,我国输入性病例基本堵在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
死亡病例解剖有什么重要发现?
王贵强说,目前我国进行了29例尸体解剖,病理结果还在陆续总结中。总体来看,新冠病毒首先累及到肺,肺部病变非常严重。从病理得到的信息,给临床实践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提示。
初步病理结果显示,肺脏出现实变,有大量渗出,有炎症细胞因子侵润和炎症细胞大量浸润,包括单核巨噬系统等。同时,肺里能看到血栓、坏死的组织、出血。小支气管中有很多分泌物,堵塞了小气道,影响了气体的交换,直接影响体内氧合。电镜下,肺里还能够看到病毒颗粒。用核酸检测方法能发现病毒核酸,免疫组化方法能看到抗原,病毒仍然在病亡患者的肺里存在。雾化、吸痰、积极通畅气道等在临床上非常重要。
此外,新冠病毒感染病亡人群的免疫功能受到了明确的打击,表现为脾脏缩小,淋巴结里的免疫细胞减少,骨髓里免疫细胞减少。临床显示,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减少和病情加剧甚至死亡有非常明确的相关性,这些对免疫系统的损伤,可能是导致病人最后死亡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对重症、危重症患者,诊疗方案里也强调使用一些免疫增强剂。
免疫力降低后,患者非常容易出现细菌、真菌感染,目前在危重症病例中也看到了这种现象,患者后期常常出现合并感染,这是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肺脏损害后,患者缺血缺氧,而脏器对氧气的需求很大,导致心脏、肝脏、肾脏等脏器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所以,临床治疗也强调保护脏器,预防脏器功能衰竭。
氧疗和呼吸支持起到什么作用?
王贵强首先强调了分层救治的重要性,否则轻型病例会占用医疗资源,使重型、危重型等更需要积极救治的病人得不到及时的救治。王贵强指出,通过分层救治及氧疗、脏器维护等,现在已经看到了非常好的临床救治效果。
由于患者肺部无法正常工作,因此,对于轻型、普通型病例和重症病例,氧疗都是非常重要的。重症病例还需要其他呼吸支持,包括面罩给氧、鼻导管吸氧和无创呼吸机、有创呼吸机,以及上体外膜肺。不同层次的呼吸支持根据不同程度的病情来选择:一般病人肺损伤不重,吸氧就能解决问题;重症病例不能单纯吸氧,还要吸痰、通畅气道、上呼吸机。
氧疗对于重要脏器的维护也非常重要。人体各脏器都需要氧气,如果氧气不能及时供应,会导致多脏器受累,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此外,在氧疗、呼吸支持的基础上,还要对重要脏器采取维护和支持措施。很多病人之所以死亡,是因为本身患有心脏病、肝病或其他基础疾病,导致脏器对低氧更不耐受。
ECMO发挥了什么作用?
王贵强介绍,ECMO就是体外膜肺氧合,它是人工肺和人工心脏的组合,实际上替代了肺和心脏的功能。肺脏损害后不能正常进行氧气交换,膜肺系统能帮患者交换氧气,使氧气进入血液循环发挥作用。
病情严重、肺部不能正常工作的患者需要上ECMO,这也对患者的肺脏起到重要保护。“肺脏功能不行了,让它休息一下,我们采用体外支持,使他的肺有机会进行修复和再生,”王贵强说,“肺里的痰液也有机会排出来。”
第七版诊疗方案明确,如果病人通过有创通气或俯卧位通气都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氧合仍然很低,建议及时使用ECMO,以保证病人的心肺功能。
如何理解炎症因子风暴现象?
王贵强解释,新冠肺炎是一种新发传染病,其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清楚。一般来说,病毒感染性疾病是机体免疫和病毒相互斗争,导致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
如果机体免疫状态很好,人体可能很快就把病毒控制住,但一些老年人抵抗力较差,机体不能有效清除病原体,出现持续拉锯战,可能导致不良后果;对于患有基础病的人群,新冠肺炎会累及肺脏,导致缺血缺氧,使得患者重要脏器受累,死于基础病恶化;有的年轻人也会出现病情突然变化,但发生率不是很高。
炎症因子风暴就是指机体的免疫状态很高、过强。王贵强说,机体免疫需要一个平衡状态,如果免疫力过强,就可能导致人体自身组织细胞受损,免疫系统不能很好地识别病毒,把自己当敌人打,出现自身免疫病。
针对这种情况,临床提出了一系列监测预警指标,希望早期发现征兆,及时干预。第七版诊疗方案强调关注白介素6水平是否逐渐升高,这是一种炎症介质,升高可能会愈后不良。持续的低氧血症、乳酸堆积,也会出现组织缺氧、缺血,导致继发的脏器损害。C-反应蛋白、血沉、铁蛋白等都是反映炎症的指标,如果快速增加,就提示病人可能有炎症反应。
临床治疗提出,对快速进展的、有明显炎症因子大量蓄积的病人,可以考虑使用激素,短时间内的小剂量激素是可以使用的,抑制过强的免疫反应。但是,使用时间不能太长,否则可能出现免疫功能低下、感染等问题。
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何诊疗?
老年人和有基础病的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死亡率和重症比例较高,很多病人是因为基础病加重或合并感染而最终导致死亡。
王贵强介绍,救治原则明确提出,加强对症支持治疗,积极预防并发症,治疗基础病,进行脏器维护和支持,“综合治疗是非常重要,不是单纯治疗肺炎,还要治疗所有的基础病。”
针对肺脏进行氧疗、呼吸支持,如果效果不好的,还有插管小分队进行气管插管。同时,针对肝脏、肾脏、心脏等重要脏器,还要给予积极的支持和维护。武汉有多学科诊疗团队,包括呼吸科、感染科、ICU、心脏科、血液科、肾内科等专业。“通过采取多学科诊疗模式,确实看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病死率明显下降。”王贵强说。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