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发布相关白皮书表明,60.87%的家长称,孩子户外活动时间在1小时以下,32.48%受调查儿童平均每天花在Pad等电子产品上的时间为1~3小时。
随着Pad等电子产品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儿童沉迷其中。家住北京市通州区的胡女士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前几天带孩子去了眼镜店,才小学三年级就近视400度,平时她在家里只要不看书就抱着Pad或手机玩。我们也会鼓励她去找同学玩,结果往往变成两个孩子一起玩电子游戏。”据媒体报道,在浙江某幼儿园进行的防拐演练中,Pad对孩子的吸引力远大于零食和玩具,全班36名小朋友竟有10名被Pad“骗走”。
电子产品带来的最直接危害就是视力下降。北京同仁医院一项统计数据显示,每年中小学生的配镜年龄都在走“下坡路”,降幅在2~3岁,配镜度数则在不断攀高。另一项调查也发现,我国16~18岁青少年的近视率由1970年的不到1/3上升到如今的将近4/5。
香港理工大学调查还表明,近30%的青少年因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产生了颈痛、肩痛、腕部不适等症状。“长期埋头看电子屏还会产生‘依赖综合征’,影响孩子将来的社交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武汉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杨健表示,长期沉迷虚拟世界,不与他人交流,最终可能影响他们的社会化,导致不成熟,甚至出现社交恐惧。程序化的电子游戏还会禁锢发散性思维。”
在杨健看来,孩子过于迷恋电子产品,社会、家庭、学校都需要反思。他说:“一方面,现实生活中,我们为孩子提供的游戏太少,而电子游戏往往吸引力强,尚无多少自制力的儿童容易沉迷其中;另一方面,部分父母与孩子间亲子互动太少,有些甚至将电子产品当‘保姆’,这加重了孩子对电子产品的依赖。”现在,很多学校教学也用上了电子产品,孩子回家听英语、做作业不少都要通过网络下载完成,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孩子看电脑、用Pad的时间。
杨健建议,第一,家长要严格控制孩子玩电子产品的时间及内容。一般来说学龄前儿童应避免接触此类产品。学龄儿童每次游戏时间别超过30分钟,并严禁接触不健康游戏;第二,家长要增加亲子互动,多陪孩子玩一些益智类、创造性游戏,周末多带孩子去户外活动等;第三,让孩子多与同龄人接触,多参与社会活动。家长也要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少玩电子产品。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相信很多家庭都有ipad iphone之类的苹果产品。孩子也或多或少的接触过。可能会很喜欢,甚至会上瘾。因为有很多好玩的小游戏。刚开始,家长可能会为孩子对IPAD如此兴趣感到兴奋。比如闹腾的时候,给他玩,他会安静的在一旁玩,任何人都影响不了他,也让你省了不少心。但久而久之,作为家长的你,就开始有点担心了。怕他耽误学习,一心只想玩这个。甚至时间太长也会影响视力,你会给你家孩子玩ipad吗?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咳喘、哮证。对不孕不育、肺心病、急慢性前列腺炎、男女更年期综合征,胃肠疾病,眩晕等疑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领域:主治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