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媒体报道称,黑龙江省大豆协会副秘书长王小语表示依据自身在粮食行业20年的工作经历,却发现致癌原因可能与转基因大豆油消费有极大相关性。他认为“据中国抗癌协会专家推测,肿瘤发病诱因,与环境气候、当地饮食风俗等有一定关系。之前我们对转基因大豆的安全性持审慎态度,但看到《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后,马上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对此,国家食品安全与风险评估中心的有关人员进行了回应。
针对黑龙江大豆协会的说法,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与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陈君石进行了反驳。陈君石指出,“我们进口了很多转基因大豆这是事实,但指责转基因食品导致肿瘤发病率高发毫无根据。大豆协会完全没有任何流行病学上的证据,也缺乏因果关系。”他以小麦拔节为例,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说,每年小麦拔节的时候,也是麻疹流行的季节,但两者并没有直接关联。
他强调,只要获得国家批准的转基因食品就是有保证的。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转基因食品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危害。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评估、检测监测等监督管理,都由农业部门负责。从国务院的条例开始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有明确的规定。
针对黑龙江省大豆协会副秘书长王小语关于"有害基因就会通过饲料进入畜禽生产出的肉蛋奶中"的描述,陈君石回应称,目前我国国家的转基因检测技术非常先进。以最常见的转基因大豆为例,基因是存在于蛋白质中的,因此即使是极微量的蛋白质制成的食用油都可以被检测出来。目前我国国家也不允许在检测中检出转基因成分。
他同时指出,转基因食品并非新的食品资源。在欧盟它是作为新食品资源来管理的。但在我国,新食品资源的安全性由卫生计生委来管理,有具体名单,由专家评审过程。转基因食品由农业部管理,二者并不相关,将来也不可能把转基因食品作为我国新资源食品来管理。
据报道,每年进入我国居民食物链的转基因食品已经超过2000万吨,主要集中于进口的大豆、玉米和油菜等品种。我国转基因大豆的进口数量屡创新高——1997年的288万吨很快被突破,2003年达到1100万吨,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的数字分别为4255万吨、5480万吨、5183万吨、5838万吨。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
擅长领域:毕业于山西长治医学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二十多年,从事社区全科八年多,擅长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擅长领域:内科疾病,尤其是在呼吸系统(如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和消化道疾病(如胃肠炎,胃溃疡,脂肪肝,肝炎,胆囊炎等)诸病种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