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健康城市”是世界卫生组织在20世纪80年代倡导的一项全球性行动,其目的就是控制和消除城市发展建设中不利于健康的各类经济、社会、环境、卫生服务等因素,最大程度上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提高幸福度。而北京市卫生局于8月22日颁布的《健康北京“十二五”发展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则恰恰意味着,北京市政府要把北京建设成国际水准的“健康城市”的决心,首都人民不仅要争做健康北京人,更要齐心协力创建健康北京城。
近年来,首都北京在创建卫生城市的基础上,陆续开展了健康北京人全民健康促进十年行动及健康社区、健康促进示范村、健康城区及等健康创建活动。在北京市各级政府部门和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北京市的大卫生理念得到确立、居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显著提升,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有所缓解,城市的健康状况得到了不断改善。与此同时公众对健康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市民也更加期待生活在和谐宜居的健康城市中。为此,市委、市政府在东城区、西城区建设健康城区试点基础上,广泛征求了市相关委办局、区县和专家、市民的意见,依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城市标准和指标》、《健康北京人全民健康促进十年行动规划》和《北京市2010—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制定了《规划》。
《规划》是在《“健康北京人”全民健康促进十年行动规划》基础上开展的、更深层次的健康促进工作,它将从健康人群、健康环境、健康社会三个方面入手创建健康北京,并将以与健康、民生问题休戚相关的35项主要指标为核心,全面促进首都城市以及人群健康水平的大幅提高。
《规划》颁布后,健康北京建设将围绕促进居民健康、强化公共卫生、提升医疗服务、优化生活环境和加强行政监管五个方面28项具体任务开展创建工作。各区县将在全市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根据这些指标,制定本区域内的具体行动计划,广泛调动社会各界主动性、积极参与到创建工作中来,共同建设健康北京。预计到2015年,健康北京建设将实现居民健康水平进入世界先进前列、人均期望寿命增长1岁、婴儿死亡率4‰以下、孕产妇死亡率12/10万以下的总体目标;以及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全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城乡环境更加宜居,居民生命更加安全的具体目标。
从首善之区,到“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首都北京的建设发展不仅迈上了新台阶,更实现了新跨越。如今,“世界城市”是对北京未来发展的又一个新的定位。相信,《健康北京“十二五”发展建设规划》的实施,一定会使北京全面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向世界城市迈进的步伐越走越稳、越走越大、越走越快。
(责任编辑:晏霏霏)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擅长:儿童哮喘、儿童慢性咳嗽、小儿间质性肺病及呼吸系统疑难病的诊治。
擅长领域:呼吸系统疾病(如: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发绀、困难,胸闷、心悸、打鼾……)及老年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胸部肿瘤、呼吸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肠功紊乱、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风湿……)的诊断及治疗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对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月经不调、女性不孕、卵巢早衰、更年期综合征、乳腺增生等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擅长病后及术后身体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