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召开的2011年宁波市医政与中医工作暨数字化医院建设现场会提出,今年是五年医改的攻坚克难年,宁波市将列出硬指标,严格控制医疗费用增长,全市公立医院门诊和住院均次费用今年要实现“零增长”。同时,卫生系统将大力推进便民惠民服务,切实提升群众看病满意度。
三级医院药比小于48%
每家医院实施8个单病种质量控制管理
医疗费用居高不下是一个全国性难题。浙江省出院病人平均费用高于全国整整3000元。去年,我市这一费用比上年增长5.63%。为此市卫生局副局长王仁元说,今年将列出硬指标,使居高不下的医疗费用“软着陆”。在三级医院门诊均次费用和出院均次费用实现“零增长”的同时,将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控制在48%以下;控制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占药品消耗比例,三级甲等医院抗菌药物占药品消耗比例小于23%。同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平均住院日综合医院少于11天,妇儿医院少于8.2天,中医院少于15天,精神病院少于70天。县及县以上医院继续实施廉价药物制度和大型医用设备检查互认制度。
抗生素、激素、维生素混合起来的静脉输液被称为“三素一汤”,以此为代表的药物滥用为群众所诟病。今年,市卫生局将对医疗机构抗菌药物、静脉输液占药品消耗比例、医疗事故发生率和院内感染发生率进行排名和公示,对排名靠前的医疗机构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
过度医疗在全国普遍存在,为此我市将采取临床路径和单病种管理。市卫生局规定:三级综合医院必须实施30种以上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三级专科医院和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实施10个以上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各家医院要选择8个病种,实施单病种质量控制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对临床用药实行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干预与实时监控。
预约诊疗进社区
出院结算10分钟内完成
挂号、付费、候诊时间长,也使医疗资源效率大打折扣。为此,今年我市将“三管齐下”方便市民就诊。其一,三级医院专家门诊预约挂号率不低于专家门诊总号数的30%,并将预约挂号从专家门诊向普通门诊扩大。其二,今年老三区市民可在社区医院及服务站预约挂号大医院专家门诊和大型医用设备检查。今后,社区预约转诊号将达到大医院专家门诊号30%。其三,优化门诊流程,提供预约出院结算服务和分时段办理出院手续的措施,患者出院结算等候时间不超过10分钟,力争做到零等候。
医疗资源的优化与整合被提上议事日程。社区转诊预约优先诊治,加快促进“社区首诊、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的分级诊疗及双向转诊”的模式形成。通过信息化平台,建立影像、心电图、检验等市县分级远程诊疗中心和重大疾病远程会诊中心,方便患者诊疗。建立宁波市医学专家会诊中心,开展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社会会诊咨询服务。双向转诊时,将主要病历或出院小结信息同时发送到接受病人住院的医疗机构或社区医院。
另外,今年三级医院在强化基础护理的同时,一半以上的病区成为护工规范管理病区。今年各大医院将设立医患关系办公室或病员服务中心统一承担医院投诉管理工作,公布投诉电话、信箱,患者满意度须在90%以上。
(责任编辑:姚青)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肠易激综合症;一般炎症性胃肠道疾病(急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急慢性胰腺炎;各种肝炎;肝硬化腹水、大肠息肉;肛裂;肛瘘;内外痔;同时擅长给患者提供胃肠道如何保养等。
擅长领域:呼吸疾病、小儿顽咳、哮喘,经产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肝胆病等。自拟双石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小金丹治疗慢性肝炎血瘀证疗效显著。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