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远程医疗渐兴 人大代表吴江林建议加强患者隐私保护

2011-03-04 18:09: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随着远程医疗、双向转诊等便民就医方式的推广,电子病历也从封闭的局域网走向公共网络进行信息交换。如何在这个“开放”的过程中更好保护患者隐私,全国人大代表吴江林建议:利用电子认证技术保护个人健康档案。

  随着远程医疗、双向转诊等便民就医方式的推广,电子病历也从封闭的局域网走向公共网络进信息交换。如何在这个“开放”的过程中更好保护患者隐私,全国人大代表吴江林建议:利用电子认证技术保护个人健康档案。

  吴江林表示,医疗是一个特殊的领域,医疗行为及结果必须以获取患者隐私为基础。医疗领域隐私的核心是患者的疾病或健康状况, 所有关于隐私的争议都是围绕这一核心产生的。如:身体隐私、医疗信息隐私、医疗信息中所蕴含的潜在信息。

  近年来,对患者隐私权的保护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健康信息的机密性不仅受到不正当地接触、储存信息的威胁,而且还面临在信息传输过程中被截取、篡改的危险。信息安全是有效保护隐私权的技术前提和保障。

  吴江林举例,美国医疗保险公司Health Net 由于丢失医疗记录数据而被起诉。该事件中涉及44.6万名患者的信息。这些信息由于没有加密,导致健康信息,社保号码和银行账号数据被滥用。Health Net 由此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而随着我国远程医疗、双向转诊等便民就医方式的推广,在电子病历共享过程中,需要通过公共网络进行信息交换,必然使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从封闭的局域网连接到开放的互联网中。病人资料信息系统一旦被黑客攻击或窃取,就可能面临着被多次使用或传播,造成病人隐私的被公开的巨大风险。在电子病历共享中,尽管为各类人员设置了不同权限设置以及密码控制。但是权限设置不规范、密码设置不科学,也会导致病人信息被与诊疗无关的人员获取,从而侵害患者的隐私权。

  对此,吴江林建议利用电子认证技术保护个人健康档案,采用诸如身份认证,角色授权,责任认定,电子签名和数字时间戳等技术手段来实现对患者电子病历隐私的保护。

(责任编辑:姚琦)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杨群玉主任医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呼吸疾病、小儿顽咳、哮喘,经产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肝胆病等。自拟双石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小金丹治疗慢性肝炎血瘀证疗效显著。

  • 魏书航副主任医师佛山市中医院

    擅长领域:主治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

  • 李乐怡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常见病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