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政策保障全面增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2010-08-26 09:42: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首届中国卫生论坛透露,今后政府多项新政将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财政部将专门研究医改资金管理,保障其落实与合理使用。8月19日,卫生部部长陈竺在首届中国卫生论坛上表示:“在下一步改革当中,需要界定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基本和非基本。而政府的主要责任是保障基本医疗服务制度的建立。”

  首届中国卫生论坛透露,今后政府多项新政将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财政部将专门研究医改资金管理,保障其落实与合理使用。

  8月19日,卫生部部长陈竺在首届中国卫生论坛上表示:“在下一步改革当中,需要界定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基本和非基本。而政府的主要责任是保障基本医疗服务制度的建立。”

  在医改逐渐进入“深水区”后,国家医改办将出台各项政策保障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强化基层医疗机构的软件和硬件。自医改启动以来,全国资金投入累计已达8433亿元,完成8500亿元已经不成问题。

  在充足资金保证下,政策保障将成为关键。据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朱之鑫介绍,近期改革的重点是,围绕着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为了确保改革成效,将把全面增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作为医改突破口。

  与此同时,财政部也将专门研究医改资金的管理,保障资金落实与合理使用。财政部副部长王军表示,财政部将在近期,尽快修订下发新的财政会计制度,并下大力气抓好贯彻落实,把医改资金的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花出效益来,花得规范和透明。

  保障医改资金合理使用

  根据财政部统计,2009年的医疗卫生支出为1273亿元,2010年年初预算安排1389亿元,累计达到2662亿元。从全国财政来看,2009年医疗卫生支出3994亿元,2010年预算安排4439亿元,全国累计已经达到8433亿元。

  针对财政对医改的投入计划,王军指出,从近两年的投入看,完成医改方案确定的3年投入目标很有把握。从中央财政来看,虽然8433亿元包含了部分5项重点改革以外的其他支出和一些基数,但是可以肯定,明年完成新增8500亿元的目标没有问题。

  随着8500亿元的资金逐渐到位,王军表示,如何更好地控制医疗费用是我国医改中的最大挑战之一,医疗费用控制不好,将大大抵消医改经济政策对群众带来的利益及好处。

  针对控制医疗费用,财政部将采取综合措施保障医疗费用的合理使用。王军指出,财政部将下决心,下气力,坚持不懈地从源头上对医疗费用进行控制:

  一是科学制定并严格执行区域卫生规划,合理配制资源,在医疗卫生机构的设置、基本建设投资、大型检查治疗设备的购置、人力资源的配制等方面,统筹考虑区域内医疗卫生资源的存量和增量,最大限度地避免重复建设。二是进一步完善基药的定价机制和集中招标采购制度。规范诊疗行为,健全医疗费用考核评价机制。三是改革付费机制,充分发挥医保基金作用,通过推行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总额预付等方式,对医疗机构主力行为实施制约和监控。四是合理界定个人责任,引导群众树立科学的医疗消费观念,改变不良或不当的医疗消费倾向。五是加快信息系统的建设,以先进的电子技术来降低费用,提高水平,加强监管。

  保障基药制度建设

  目前,基药制度的推行已经进入了“深水区”。今年,基药零差率将在全国60%的地区实施,通过对于30%的地区实行基药制度零差率后,卫生部门也对这些地区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将采取针对性措施。

  总的来看,基药制度建设过程中存在3大问题:首先,各地反映国家基药目录还不能完全满足基层用药的需求;其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药零差率补偿不到位;再次,基药招标采购有待规范;最后,亟需出台村卫生室和非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机构执行基药零差率的政策。

  据记者了解,下一阶段,卫生将专门出台政策,解决基药制度面对的一系列问题。

  陈竺指出,解决的思路是适当扩大基药目录范畴;抓紧出台更为完善的国家基药目录;加快落实财政补助,推进建立基药多渠道补偿机制;同时必须转换基层机构的运行机制;加快出台国家基药招标采购工作规范条例。

  卫生部还将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实行乡镇和村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纳入基药制度实施范围,同时探索多渠道补偿,鼓励将非公立基层医疗机构通过购买服务纳入基药制度的实施范围。

  朱之鑫指出,目前发改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基药审批采购等规范性政策文件,通过改革体制机制,既要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也要保障医药生产流通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为了保证基药制度的实施,财政部也将拨出资金给予支持。王军指出,中央财政将安排多渠道补偿。对实施基药制度进展快、效果好的地区给予奖励,特别是随着最近国务院医改办正在制定的《建立健全基层医疗机构奖励制度》相关文件的下发,必将更好地推动基药制度大步迈进。

  基层医疗将全面改革

  众所周知,基层医疗机构是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载体,也是我国医疗卫生体系一个最为薄弱的环节。2009年,我国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急诊量、住院人数均占到医疗总量的23%和31%,但床位利用率远远低于医疗机构的平均水平。尽管近来年加强了投入,基层综合配套改革仍然滞后。

  陈竺指出,卫生部将积极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配套改革,建立人员管理和人事分配制度,进行多渠道综合补偿和绩效考核制度,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此外,王军指出,要在坚决取消不合理、不合法收入的前提下,对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发生的经常性收支差额,将采取机构内部消化、医保基金补偿、财政补助等多渠道补偿的办法。保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药制度后能够正常和良好地运转。目前,已有26个省份明确多渠道补偿政策并得以实施。

  据记者了解,国家医改办已经采取多项政策保证基层医疗机构软件和硬件的建设。

(实习编辑:陈文欣)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相关专题
谢瀛华:用双向转诊打造高品质的基层医疗

来自中国台湾地区的台北医学大学万芳医院副院长谢瀛华理事长中国大陆在医疗资源紧绷的情况下,医改需要一个出口。我个人的建议,以我多年经营的社区医学、家庭医学和全科医师的概念,以及我从美国得到的概念,应该要推动双向转诊。这并不代表基层医疗层次比较低,基层医疗要走入高品质时代,必须由三甲医院、二甲医院好好辅导他们选择模式的创新。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幸宇坚主任中医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擅长领域:开设中医肾病专科 ,主要使用中医辩证施治方法治疗各类泌尿系疾病,如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结石、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以及男性性功能障碍疾患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此外,并擅长治疗中风、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以及慢支炎、胃脘痛,抑郁证等内科疾病。

  • 魏书航副主任医师佛山市中医院

    擅长领域:主治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

  • 周佩明副主任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佛山固生堂国医馆

    擅长领域:专长糖尿病及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及内分泌相关疾病的中医调治,对眩晕、头痛、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腰痛、关节痛、月经病、皮炎湿疹等常见病均有一定诊治心得。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