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医药投资转向买方市场 专家提醒警惕过热风险

2010-06-10 10:37: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近几年来,创投在我国医药行业的投资回报动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资本对我国医药投资的热情由此逾发高涨。在盲目跟风的前提下,专家特别提醒:医药投资转向买方市场,需警惕过热风险。

  整体过热

  那么,现在医药行业的投资是否过热呢?

  “国内创业投资整体都过热,不光医药行业。”周林林如是判断。

  甚至有人戏称现在是“全民PE”,似乎人人都能做PE,以此形容民间投资的热度。

  “现在投资企业的时候,企业会提高很多价格。”梁颖宇表示。

  金融分析人士透露:在2008年国内A股从6000多点暴跌之前,国内公司首轮融资的PE大约10倍,如果是成长性差一些的传统企业,可能只有5倍左右。但现在100多倍市盈率的创业板市场,把很多企业的胃口吊起来了,有些企业声称30倍都不愿意拿VC的钱。

  而医药作为规模不是很大但造富效应显著的一个行业,正是PE、VC们投资的热点。

  周林林分析:“市场对医药的期望值比较高,医药是一个有技术门槛的行业,并且未来十年医药行业仍将快速发展,这给了投资者很大的信心。”

  因此,在投资时即便企业要求提高价格,也仍有许多投资机构会接受,很多投资者相信上市时能达到高倍市盈。

  “泡沫肯定存在。”曼哈顿资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裁王进如是评价。至于是否过热,王进认为这要分阶段,上述很多成功案例都是在投中后期,种子期和初创期的并不热。

  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0年1月已披露行业的28笔投资案例中,投资阶段仍以获利期和扩张期为主,案例数达24起,占合计的85.7%,涉及金额28.6亿美元,占合计金额的95.4%;发生在发展期和早期的案例有4起,涉及金额1.39亿美元。这一分布显示出创投机构对项目获利期和扩张期投资阶段的偏好。

  王进认为:“虽然现在有一些产业引导基金会投初创期,但多数创投还是在做锦上添花的事,政府应该对此进行积极引导。”

  周林林也提醒,应警惕投资过热带来的风险。

(责任编辑:徐琼星)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李乐怡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常见病

  • 容星耀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内科疾病,尤其是在呼吸系统(如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和消化道疾病(如胃肠炎,胃溃疡,脂肪肝,肝炎,胆囊炎等)诸病种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 邓小援主任医师龙岩市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呼吸系统疾病(如: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发绀、困难,胸闷、心悸、打鼾……)及老年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胸部肿瘤、呼吸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肠功紊乱、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风湿……)的诊断及治疗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