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器官移植面临巨大供体缺口

2009-08-25 09:47: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如何应对我国器官移植所面临的供体奇缺局面,在近日召开的“卫生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诺华人与环境基金会中国器官捐献与移植合作项目”第七届学术研讨会上再度成为热门话题。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会副主任委员陈忠华教授认为:“尽快建立既符合中国国情,又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的人体器官来源途径,已成为移植医学当前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是关系到我国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能否良性发展的关键所在。” <br>

  如何应对我国器官移植所面临的供体奇缺局面,在近日召开的“卫生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诺华人与环境基金会中国器官捐献与移植合作项目”第七届学术研讨会上再度成为热门话题。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会副主任委员陈忠华教授认为:“尽快建立既符合中国国情,又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的人体器官来源途径,已成为移植医学当前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是关系到我国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能否良性发展的关键所在。”

  我国器官捐献率仅为0.03/100万

  与会专家介绍说,自2007年5月国务院《人体器官移植条例》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形势有了极大改善,但突出问题仍是可供移植器官严重短缺。目前,我国每年的器官移植数仅约1.1万例,这对约150万肝肾衰竭及其他大器官疾病患者的器官移植需求而言,实在相距甚远。

  据不完全统计,自去年8月深圳市红十字会在我国率先设立“劝捐员”以来,截至今年8月21日,仅有130例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的案例。而仅2009年上半年,美国就有2304例这样的案例。

  有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人群器官捐献率仅0.03/100万,与全球器官捐献率最高的西班牙(34/100万)相比,相差1000倍。而在我国的台湾、香港,这一比例也分别达到4/100万和7-8/100万。

  三管齐下缓解移植器官短缺

  在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的情况下,陈忠华教授提出:“应从‘减少需求、避免浪费、扩展来源’三个方面着手,积极应对我国目前移植器官短缺所带来的巨大压力。”

  陈忠华教授进一步解释说,所谓“减少需求”,就是要求进一步提高我国心、肝、肾终末性疾病的防治水平,进而减少器官移植的需求。“避免浪费”就是最大限度地降低由于技术不成熟等人为因素而造成的移植失败。据介绍,就整个治疗程序而言,器官移植手术仅占20%,术后围绕并发症防治、药物调整、随访等展开的后期治疗约占80%。其中任何一个环节“脱节”,都将使整个治疗前功尽弃。

  本次学术研讨会主席、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会副主任委员、解放军309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石炳毅教授则表示,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可以提高器官移植受者长期存活和生活质量,从而减少再次甚至多次器官移植的需求量。来自世界权威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每年移植物丢失(即指移植物慢性失去功能或带功能死亡)的发生率,约为每4万例中丢失11000例,专家估计我国远远高于这一比例。

  而“扩展来源”,陈忠华教授表示,就是要扩大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范围,尤其是加大对于更适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伦理的心脏死亡器官捐献的研究和支持,以提高器官捐献水平。

  陈教授介绍说,心脏死亡器官捐献是指在心脏停止跳动后的供者器官,经过相应医学处理后仍然可以用于器官捐献。目前欧美国家最重要的移植器官来源是脑死亡患者的器官捐献,但这并不能满足临床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的需要。随着医学发展,心脏停止跳动后的供者器官已可以满足部分器官移植的要求,如果能够在中国试行类似方案,将有效扩大供体来源。

  据透露,中国器官捐献与移植合作项目将于下月在上海召开全国器官捐献工作会议,对相关问题进行专题讨论。

器官捐献认知情况调查 (注:带红色*的为必选或必填项)
1 您是否愿意死后捐献自己身体某个器官或者遗体? (*)
都不愿意   我愿意捐赠某个器官,但不愿意捐赠遗体   我都愿意捐赠   很纠结  
2 如要捐赠,受捐赠方您希望是? (*)
医院   研究机构   病人   以上都可以   我不愿意捐赠  
3 您认为捐赠的器官或遗体会被用于一下哪些方面? (*)
治病救人   科学研究   医学教学   非法买卖   供给整容   其他  
4 您能接受的捐赠用途有? (*)
治病救人   供科学研究   供医学教学   供给整容   无所谓,有用就行   我不愿意捐赠  
5 您对捐赠器官或遗体行为的看法? (*)
治病救人的高尚行为   为社会、为医学发展做最后的贡献   让自己的生命在别人的身体上延续   反正死了没用,全捐了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能给别人   不想自己死后还受折腾   其他  
6 您对器官或遗体捐赠存在的顾虑有那些? (*)
传统观念希望保持遗体完整   恐惧,不知捐赠的器官或遗体将作何用途   担心家人心里不舒服   以后后人想拜祭自己,找不到地方   就是不想捐   其他  
7 以下哪种情况是您最不能接受的? (*)
捐赠后器官被荒废不能用   器官不知道被移植到什么人的身上   器官被用于非法买卖   遗体捐赠后被泡进福尔马林液   遗体捐赠给医疗机构解剖研究   遗体在使用过程中遭受不尊重   遗体用完后被置之不理,胡乱丢弃   死都死了,没有什么不能接受的   其他  
8 您了解捐赠器官或者遗体的途径和相关法规吗? (*)
非常了解   知道一点   根本不了解  
9 您认为可以受理捐赠的机构有哪些? (*)
医院   医学院   红十字会   中华骨髓库   中国器官捐赠联盟   角膜库、眼库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   不清楚   其他  
10 您了解人体的哪些器官可以捐赠? (*)
心脏   肝脏   肾脏   角膜   人体组织   肺脏   小肠   胰腺   全部   不太清楚   其他  
11 如果您捐赠,你愿意捐赠哪些器官? (*)
心脏   肝脏   肾脏   角膜   人体组织   肺脏   小肠   胰腺   全部   我都不愿意捐   其他  
12 如果您捐赠,你不希望捐赠哪些器官? (*)
心脏   肝脏   肾脏   角膜   人体组织   肺脏   小肠   胰腺   我都不愿意捐   其他  
13 您认为造成我国捐赠器官或遗体现象并不普遍的原因有? (*)
传统观念的影响   宣传力度不够   不清楚捐赠途径及相关事宜   捐赠途径太复杂   相关机构合作不够密切   法律法规不完善   其他  
14 您认为捐赠器官或遗体的人(或家人)应该得到补偿吗? (*)
应该在申请捐赠后就要有适当的补偿和鼓励   应该在器官或遗体被使用后,家人得到相应的补偿   说明是捐赠,不应该有补偿   不确定  
个人信息
年龄 (*)
性别 (*)
所在地区
学历
         

感谢您参加本次调查,39健康网祝您健康!

更多精彩尽在产经频道!

(实习编辑:梁文婷)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魏书航副主任医师佛山市中医院

    擅长领域:主治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

  • 潘慧人主任医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对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月经不调、女性不孕、卵巢早衰、更年期综合征、乳腺增生等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擅长病后及术后身体调理。

  • 周佩明副主任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佛山固生堂国医馆

    擅长领域:专长糖尿病及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及内分泌相关疾病的中医调治,对眩晕、头痛、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腰痛、关节痛、月经病、皮炎湿疹等常见病均有一定诊治心得。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