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4月10日,广州越秀北路,一家名为“广州民生医院”的民营医院开始公开营业。这家民营医院的前身,是公立的“广东省建筑中心医院”。引人关注的是,这是4月6日新医改方案公布之后全国首家公立医院转制的医院,其院长兼董事长,则为我国中医泰斗邓铁涛教授的高徒、广东省名中医张世平。
省卫生厅厅长姚志彬表示,目前广东有90%以上的医院都是“公立”,拿出10%甚至20%改制重组,不会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造成影响,而且多元化的竞争只会使医院的生态系统变得更好。但他同时表示,公立医院改制后,并不能一味地见利忘义,其医疗的社会公益性必须得到体现。
有人指出,国内外的经验表明,在坚持医药卫生事业公益性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有利于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缓解“看病难”问题,满足亿万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张小磊黄杰敏)
国资退出力避暗箱操作 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认为,改制后的医院提供的服务应作为一种补充,提供公立医院不可能提供的服务。
今后广东哪些公立医院适合改制、需要改制,廖新波称目前省里并未制订计划,可能会参考公立医疗资源的密集程度来进行,而不会只盯着医院的经营情况,不会强制医院改革。
公立医院转制要经过评价部门的审计与评估,廖新波直言,这个过程不可鲁莽:“可能会存在过低评估的现象,这会导致国有资源的流失。”
专家指出,公立医院改制,涉及资产定价、损失核销、产权变更等有关国有资本管理等财务处理事项,应当按财政部规定办理,由专业评估机构进行资产评估,并充分重视对无形资产尤其是知识产权的评估。同时,改制方案应民主公开,国有资产退出应避免暗箱操作。
(责任编辑:郎成林)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