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5年到2009年,我国新医改历时4年讨论、酝酿、公开征求意见,在各利益主体展开激烈的博弈后,新医改改革方案终于面世。卫生部部长陈竺指出,新医改下一步的重点是2009年-2011年抓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等5项改革,计划投入的8500亿元主要投向医疗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陈竺的这番话再次触动各利益方的神经。
有竞争力的药企将受益
医改方案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就是“医药分家”、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及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两大方面。
“从整体上来说,8500亿元的投资将使国内整个医药市场得以20%以上的增长。”北京康派特医药经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李磊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但并不是所有的医疗企业或者药品企业都会受益”。
李磊认为,对医疗基础保障设施的建设,需要中央财政拨款,但目前国家正处于经济不稳定状况,中央财政的支付能力有限,对大宗产品的采购将会非常谨慎。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医疗设备商等想加入新医改方案的群体来说,将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产品将会大幅降价,另一个问题就是政府的加大采购。
新医改方案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并不是一个利好,更多的是一次调整。“预计短期内医改新方案的20多个配套文件和细则将陆续公布,随之也将掀起医药市场一轮降价潮。”李磊预测。
李磊分析,医改的方向很明确,就是建造一个大工业、大物流构架,只有产品结构好、有自己终端的企业才能在这次医改中获得大的发展、受益于8500亿元的投资,而小商业、小物流肯定要面临巨大的压力。
“降价的成本是巨大的,但市场也是巨大的,所以企业应该有一种‘薄利多销’的心态。这种现象将会导致行业内的一次洗牌。全国目前有5000多家制药企业,半数企业将面临巨大挑战。” 李磊总结。
国内医疗器械会受益更多
新医改的另一个方向就是国家逐年加大公共卫生体系和城市社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建设。
很多分析师预测,医疗器械市场将迎来一个难得的机遇。我国医疗器械企业超过1。2万家。据国家发改委的预测数据,到2010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总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
长久以来,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被外资垄断。公开资料显示,我国每年要花数亿美元从西门子、飞利浦、通用电气等公司进口大量医疗设备,国内有近70%的高端医疗器械市场已被发达国家公司瓜分。在国内医疗器械市场,省市一级的三级医院除了一些常规消耗性产品外,主要的医疗器械均是洋货统治的世界;即使是县区级的二级医院,也有2/3的医疗器械采用进口货;只是在乡镇、街道的一级医院才多用国产品牌。
“其实,国内的设备并不比国外的差,相关的技术和产品都很成熟,国内产品完全可以满足市场的需要。”李磊说道,“起码在中低端设备上,已相差无几”。当问及为何会出现外资垄断医疗设备时,李磊说:“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复杂,如国人对洋品牌的热爱、与医院利益直接挂钩等。”
微创公司常务副总裁张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医改新方案对于国内企业来说是一大利好,目前他正期待相关细则出台。微创公司是国内最大生产医用支架产品的创新型高科技企业。
与医疗器械市场一样,外资药企也是国内药品市场一股重要的力量,它垄断了40%-50%的高端市场份额、30%的处方药市场。“这种现象也要改变。”李磊强调,“国产普通药已经能够满足国民需要,由于外资药品价格高于国内品牌,国内企业受益将会大于外资企业”。
普药往往指在临床上已经广泛使用或使用多年的常规药品,技术含量低,市场上有多家企业生产或销售,产品进入市场比较容易,价格较低,临床上已经形成固定的用药习惯。由于医改的核心是扩大基本医疗保障的覆盖率,普药作为城乡居民的基本用药,其受益幅度很大。
李磊认为,随着政策的深入和市场的规范,国内市场应该对外资产品进行理性思考。而国内的医疗器械企业也应该抓住这次机会,对外资品牌进行反攻。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甘肃医改
擅长领域:呼吸系统疾病(如: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发绀、困难,胸闷、心悸、打鼾……)及老年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胸部肿瘤、呼吸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肠功紊乱、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风湿……)的诊断及治疗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咳喘、哮证。对不孕不育、肺心病、急慢性前列腺炎、男女更年期综合征,胃肠疾病,眩晕等疑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