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人大代表赵步长建议加快我国中医药现代化步伐

2009-03-05 17:53: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在与疾病长期斗争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财富,其有效的实践和丰富的知识中蕴含着深厚的科学内涵,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在与疾病长期斗争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财富,其有效的实践和丰富的知识中蕴含着深厚的科学内涵,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继承发扬中医药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以满足时代发展和民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的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的重点任务,国务院16部门联合发布了《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纲要的发布为中药制药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作为中药制药企业,也深切地感受到这是我们应担负起的民族使命。针对中药事业如何发展,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打造现代化中药龙头企业,创民族医药品

  我国目前中药生产企业存在着集中度不高,小、多、散现象;以企业为中心的创新体系尚未形成,研究开发能力十分薄弱;缺乏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新药研究的条件和标准尚未达到国际标准,质量可靠性得不到国际承认,难以进入国际市场。有重点地扶持和培育一批有基础的中药生产企业,打造成现代化龙头企业,是振兴民族药业,实现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重要途径。

  打造现代化中药龙头企业可采取鼓励兼并重组的方式,这样有利于扩大企业的规模和实力,从事高投入、高风险的新药研究和开发;有助于优势互补,使产品结构更加合理;同时,也有助于降低成本。

  中药龙头企业,要健全中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立产业链。中药体系或产业链应包括: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中药新药研发平台、中试平台、生产基地、现代化的仓储物流系统、营销队伍等。产业链的完善和提升,需要企业加大资金投入,也需要国家的政策扶持和协调。

  2008年国家开始组织实施了“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专项”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创新药物体系,研制一批有重大创新价值的科技药,为老百姓提供安全、有效、价廉的新药产品。专项的实施也为中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我们希望“专项”也能为打造中药龙头企业提供支持。在申报条件中,应侧重支持具有一定规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多,诚信纳税,对国家贡献大的企业。使我们国家尽快打造出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民族医药品牌企业。

  做好中药材资源和环境保护

  我国野生中药材资源近年来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拯救和保护濒危中药材资源是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大事,也是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大力发展中药材的人工栽培是保护中药资源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只要人工栽培获得成功,栽培中药的成本往往比野生资源的采集更低,会起到有效的保护野生资源的作用。如我公司的产品稳心颗粒是国家批准的第一个治疗心律失常的中成药,其中黄精这味中药采用量很大,目前野生资源逐年减少,价格也在上升,我们便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进行人工栽培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

  中药行业的环保工作也是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不同行业的环保有其各自的共性。中药和化学药所产生的废水也不同。中药行业环保问题主要是中药提取产生的废水和药渣。2008年环保部制定发布了《制药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在执行标准的同时,国家应组织有关部门对中药制药业废水和药渣进行无害化处理的研究,统一制定出最有效的处理办法和设施。使中药产业成为绿色产业。

  使中医药在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发挥优势

  中国的城市是现代的,而农村还比较落后,穷国要办大卫生,要逐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如肝胆病、骨伤、腰腿病、妇科病、胃肠病、肾病、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病、老年病、慢性病等,中医特色治疗有较大的需求。中医的针灸推拿、穴位注射、中药外敷、刮痧理疗、中成药、单方、验方、食疗等中医药适宜技术简便、价廉、高效,很受老百姓的喜欢。我们应加大对中医药在农村社区的推广和应用,加强农村社区中医药工作者的培养,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预防、治疗、保健、养生、精神疗法、慢性病康复等方面的优势和作用。

  制定切实可行的中医药国际化战略

  《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指出:中医药国际化的目标是要使中医药理论和实践得到国际社会的公认,使中医药服务和产品逐步进入国际医药和保健主流市场。这个战略目标的达到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到目前为止尚无一味中成药真正进入国际市场。现阶段要使中成药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就要研发有效成分清楚、疗效确切、安全无毒的中成药。我们国家有几千年临床应用中药的基础,这是我们的优势,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的组方,证实其有效和安全,才能开发出国际认可的现代化中药。国外开发的银杏制剂,就是植物药开发成功的例子。使中医药理论得到国际社会公认,道路很漫长,而开发现代中药进入国际市场,却是相对容易办得到的。

  加强中医药基础理论创新和中药毒理研究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要求:重点开展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及中医经验传承与挖掘。近些年来,中医的基础理论课题如:阴阳本质、五脏本质、经络本质、证本质、方剂功效等都先后列入部级甚至国际级科研计划,但研究思路主要是用西医的观点和方法进行验证和解释,几乎没有一项取得创新性突破。问题在于,这些复杂性难题的答案本来就不在西医的视野之内。20世纪以来的现代科学革命,主要成就之一就是对世界复杂性的研究和突破,建立和发展了系统科学(也称为复杂性科学)。这些学科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复杂性的机制和规律,提出了非加和性、开放性、有序性、非线性、随机性、自适应、自组织等原理,为研究和调控复杂现象提供了观点和方法。研究和破解复杂性难题是现代科学日益突出的目标。科学家们把系统科学称为是“21世纪的科学”。中医对人的健康与疾病的众多复杂现象和规律的认识,限于历史条件没有揭示清楚,而西医迄今还没有企及。中医理论的揭示,是一种战略性的原始创新,是中医药自主创新的战略优势。系统科学开辟了对复杂性的研究,为破解中医药基础理论这一复杂性难题开辟了道路。钱学森讲:“中医现代化要抓什么?你要问我的话,那我就很清楚地说是系统论,系统的观点”。希望我们运用系统论,在中医药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出现新的突破。

  近些年,陆续报道了许多服用中药产品后的不良反应和毒性。列入药典的中药材和成药对毒理研究也很不深入,建议国家组织对中药材进行系统的毒理研究,以使中医药产业健康发展。

  从政策上支持鼓励创新研究中药新药

  创新药物的研究需要投入的资金高、风险大、周期长,而仿制、改剂型相对投入较小。为了鼓励创新,建议国家在政策上给予科技含量高的创新药,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新药多一些支持,如招标、医保用药等方面,这样更有利于调动企业和研究机构开发新药的积极性,有利中医药领域的科技发展。

(责任编辑:杨梅)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周佩明副主任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佛山固生堂国医馆

    擅长领域:专长糖尿病及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及内分泌相关疾病的中医调治,对眩晕、头痛、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腰痛、关节痛、月经病、皮炎湿疹等常见病均有一定诊治心得。

  • 容星耀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内科疾病,尤其是在呼吸系统(如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和消化道疾病(如胃肠炎,胃溃疡,脂肪肝,肝炎,胆囊炎等)诸病种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 吕崇江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