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顾昕:鼓励大医院参与市场竞争

2008-10-29 16:27:00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顾昕教授在第五届中国(小汤山)医疗卫生产业发展论坛做了题目为“新医改的三个突破口”的讲话。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顾昕教授在第五届中国(小汤山)医疗卫生产业发展论坛做了题目为“新医改的三个突破口”的讲话。

  顾昕教授表示,本次新医改方案征求意见稿主要有“三大突破口”和“三个模糊地带”。

  “三大突破口”分别是:1、走向全民医疗保险:“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2、多元投入鼓励民营:“新增政府卫生投入重点”之一是“基本医疗保障”;3、公立医院走向管办分开:“建立和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

顾昕:鼓励大医院参与市场竞争

  “三个模糊地带”:1、医保付费机制的改革;2、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行政化;3、基本药物制度的基本制度架构。

  顾昕教授认为,未来的医疗三角关系应该是把医疗服务中传统的医生—病患的双方关系,转变成为医生—病患—付费者的三角关系。当人们把医疗费用预付给医疗保障机构之后,医疗保障机构就可以以集体的力量,成为医疗服务市场上的具有强大谈判能力的购买者,从而有能力运用各种手段来控制医疗服务机构的行为,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与价格相匹配。

  他详细阐述了走向全民医保的五大好处:分摊民众医疗费用的风险,解决“看病贵”的难题;促进社会公平;内需扩大,直接推动经济发展;农民的医疗有了保障,能够促进新农村建设。而且还形成“第三方”购买者,能够起到改变医疗服务机构行为的作用。

  全民医保离不开政府投入

  当谈到大家十分关注的“政府主导什么?”的问题时,顾昕认为,全民医保离不开政府,必须靠国家推进。政府推进全民医保,就等于实现了医疗体系的社会公益性。全民医保的基本方针就是“社会保险为主、商业保险为辅、医疗救助兜底”。

  人人至少参加一种公立医疗保险。公立医疗保险从制度全覆盖到人群全覆盖。打破身份制限制:除了正式职工之外,民众可以自由选择加入任何一个公立医疗保险。

  他指出商业性医疗保险不等于全民医保,美国的商业性医疗保险模式是不能照搬到中国来的。

  顾昕坚持“医疗服务完全可以走向市场化”的主张,他认为没有必要强调公立医院的慈善性。许多老百姓不满医药费用涨得太快,把矛头对准医院,希望医院能便宜,但是医院不能总是卖便宜货,医生也不能总扮天使,因为这样下去,医生行业拿的钱越来越少,以后想学医的人就会越来越少。只有医生的收入高,才会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学医,这样医疗水平才能提高。

  医保机构付医院“人头费”

  具体而言,顾昕教授认为,对普通门诊服务,医保机构可以实施定点普通门诊制度。参保者都可以自行挑选定点的医疗机构。医保机构再根据各医疗机构吸引了多少参保者来定点来付费,也就是所谓的“按人头付费”。首诊医院在一定期限内所收到的“人头费”总额是固定的。这样一来,各家医院为了使自己的收入增加,自然会设法节省费用,当然不会故意购买质次价高的药品

  鼓励大医院参与市场竞争

  “医疗机构法人化”也是本次论坛上大家讨论得很热烈的一个议题。医疗机构究竟该如何法人化,政府部门是不是真的能够放手?顾昕的看法是,让医疗机构与行政部门脱钩,实现管办分开;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建立新型法人治理结构,放开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卫生服务领域。

  顾昕教授说,征求意见稿第十条中有一大段论述“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这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他认为,在沿海发达地区,就要鼓励民间或者市场资本进入,政府能把钱剩下来,投到医保建设。

  大医院完全可以和民间资本合作,到各地区搞连锁,开分院,这样也能缓解看病难。而老百姓也不用担心民营资本进入后,看病贵,因为如果是推行了全面医保的话,看病大头还是医保花钱。而医院多了,也可以促进市场竞争,促进医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基本药物制度重建=回归计划体制?

  在“药价虚高”广受老百姓诟病的背景下,如何重建基本药物制度、保障药品的生产和供应?顾昕的基本药物制度重建思路是:中央政府统一制定和发布基本药物目录;建立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

  具体说来,办法有:在3-5年,以省或市为单位确定定点生产商,定点生产药品;集中采购、 建立公立配送体系;或定点医药公司特许配;以稍高于成本的价格来定价,政府给予补贴;强制公立社区卫生机构全部使用;强制其他公立机构的使用比例,合理使用药物。

  中国药品虚胖症是医疗体制扭曲的表象

  顾昕认为,药品价格虚高是医疗体制扭曲的一个表象,根源在于:药品加价率管制不当,15%固定加价率导致医生成为药品推销员;医保覆盖面不广,导致自费买药诱导药品的过度消费;医保付费机制不当,按项目付费鼓励供方诱导过度消费。

  他认为,单纯在药品生产与销售领域进行改革,无济于事。根治“以药养医”的关键何在?就是要修改药品加价率管制, 医保机构改革药品购买机制,促使医疗机构自愿购买性价比高的药品。简言之,让医疗机构成为正常的市场主体

(责任编辑:姚青)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