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媒体日前爆出,麦当劳出售的麦乐鸡含有“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特丁基对苯二酚”。麦当劳中国公司对此发函回应称,这两种物质含量均符合现行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2010-07-07风声鹤唳的食品安全卫生领域再添闹心事。美国日前爆出,麦当劳出售的麦乐鸡含有两种化学成分:一种是含有玩具泥胶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另一种则是从石油中提取的“特丁基对苯二酚”。5日,麦当劳中国公司对此发函回应称,这两种物质的含量均符合现行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2010-07-07每当一件食品安全事件出来,商家总会最先打出安全牌,声称对消费者健康无害。可实际上有没有害,商家根本没有能力和权威来对此负责。就这起麦当劳“麦乐鸡门”而言,这些分别含有橡胶化学成分和石油成分的物质,对消费者究竟有无健康损害,还是第二层次的问题,首要的问题是:这些用于化妆品和泥胶的工业化学物质,究竟能否添加进入食品?
2010-07-06一直以来,对违反国家规定进行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从普通民众到立法机关都存有较大的争议。原刑法修正案(六)草案在全国人大常委第二次审议时对此采取了肯定意见,规定如下:“违反国家规定,为他人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导致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后果,情节严重,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2010-07-05“世界上哪一个国家的标准放低至此?二十多年来一直沿用的历史经验,为什么骤然被推翻?”曾感慨,“现在的中国原奶质量,可以说是全世界最低了。”
2010-07-05政府不是以贡献论英雄,而是以级别论英雄,财政拨款、科研经费、福利待遇等都与医院的行政级别挂钩。同是三甲医院,院长级别不同,地位相差甚远。因此,谁能不在乎“官帽”呢?
2010-07-02药价虚高,没有最高,只有更高,层层暴利压榨着老百姓的钱包。没有最高,只有更高,我说的是药价。前不久,一种叫做芦笋片的药成为举国关注的焦点,它的暴利是1300%,现在,这个记录轻松地被另外一种叫做恩丹西酮的,也是治疗癌症的药给打破了,这种药的利润居然是2000%。被掏空了钱袋子的老百姓不禁要问,如此虚高的天价药,它究竟是救命呢,还是要命?
2010-06-30中国生物医药领域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论坛日前在苏州落幕,但对于与会的中外医药巨头来说“合作”却是刚刚拉开序幕。论坛一结束,制药巨头们就开始探讨他们的“愿望清单”。
2010-06-28药价是个大话题,社会各界众说纷纭。论起来,也有不少专家学者出谋划策,调查调研,设计方案;众多行政官员慷慨陈词,政策宣示,实施的打压措施更是一波连着一波。可惜经年之后,似乎依然如故。虽然有人不断宣称药品价格降了多许,公众却无从感受。
2010-06-25据卫生部网站消息,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卫生部部长陈竺今日表示,中国艾滋病防治工作面临四大挑战。一是艾滋病的流行因素广泛存在;二是预防干预方式特殊,不能为社会大众普遍理解;三是疫苗、药品等科学技术手段有待突破;四是国际政治高度关注
2010-06-25当一系列措施剑指各种垄断时,有人会以为垄断正在消失。但没有想到新的垄断正在生成,在医疗这个链条上,借助新医改,就寄生了不少“垄断虫”。
2010-06-24近年来,医生被害事件屡屡发生,引起社会各界的忧虑。记得去年6月,全国先后发生了5起“血溅白衣”事件,媒体称为医生的“黑色六月”。一年之后,类似血案再次发生。这些事件看似偶然,却又隐含着一定的必然性,值得深刻反思。
2010-06-24最近,常州一家医院的儿科主任开出“一毛钱处方”,被媒体称为“世界上最便宜处方”。在许多医生丧失医德,为赚取回扣乱开高价药,让患者对“看病贵”叫苦连天的今天,这位医生的做法可谓特立独行,显得多么高尚,不可避免地在媒体和网上都引来了一片颂扬之声。
价格形成机制的畸形,使得药品政府定价,看起来很美,实际上却事与愿违。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无论是医药分家,还是集中采购,都无法遏制药价上涨的冲动与步伐。
2010-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