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发生弑医血案,又见鲜血溅白衣。
有人认为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发生的血案不能机械地往医患关系上扯,不能说没有道理——在其它医疗事件中常见的一些激化医患关系的基本要素,在这一个案中都没有看到;但从另一个角度说呢,明明是患者杀医生却硬说不涉医患关系,那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古人的“白马非马”论了。
从表面上看事件的起因极简单:患者对医生的极端不信任。这种不信任是怎么产生的?从媒体报道看,身患疾病的凶手有过多次求医的经历,由此积淀了对医生的不信任感,但仅此却远远无法解释凶手的行为。
那么更深层次的原因何在?从媒体陆续披露的情况来看,则是凶手对生活的失望乃至绝望。就在笔者写这些文字时,读到《南方周末》的一篇文章,文中披露搬运工马金库就因不满老板娘让他帮忙照看孩子,竟然持斧子将她及其2岁儿子活活砍死。“回溯马金库的20个春秋,可以复盘一个典型的充满失望与绝望的人生。‘活着太难,且没有意义。’恰此一念,让他看轻自己、也看轻别人的性命。”此案中的马金库与哈医大弑医凶案中的凶手何其相似!如果一个人的眼里已经没有了未来,何时何地都能很容易地找到“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一个精神极度偏执和几近崩溃的人,即使不在就医过程中产生这种极端行为,那么也会在其它事情上破罐子破摔。在游荡着仇恨之幽灵的土地上,何处寻觅让人诗意地栖居的世界?如果我们所处的社会上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和穷困潦倒、颜面扫地的反差越来越强烈,那么没有一个人会是真正安全的,没有。
由是观之,尽可能地善待每一个患者,不要让自己的诊治行为成为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当是此案给医务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警示。另外还应该看到,当医务人员作为一个群体出现在社会面前时,这一群体中个体之间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每个人都会或直接或间接地为其他成员的行为埋单。换句话说,个别害群之马引发的,不仅是患者对特定对象的不满甚至仇恨,还极可能让那些优秀的医务人员遭受池鱼之殃。因此医务人员仅自尊自爱是不够的,还应该坚决向同行中损害患者利益的行为说不。须知只有患者的利益得到了有效保护,才会为自己营造一个安全的执业环境。
时有发生的弑医血案的背后是医患矛盾的激化。医患矛盾激化的根本原因何在?首先在于社会转型期社会保障体制的弱化,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医患矛盾是社会矛盾在医院的引爆;其次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政府在医疗卫生领域所推行的旨在“甩包袱”的企业式改革,导致公立医院趋利冲动被一再强化;第三,它是社会转型期社会道德的大面积滑坡和社会风气的暴戾化在医患关系中的折射;第四,在医患信息高度不对称的情况下,特别是当医患双方由原来的“两小无猜”因利益的“第三方插足”而变得“同床异梦”之时,因迟迟没能搭建医患公平博弈的平台,为医患关系的持续恶化埋下了祸根。
如果我们基本认同上述观点,那么就可以发现,尽管医改的方向依然有一个逐步明晰的过程,医改的道路依然崎岖不平,但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毕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医疗机构的趋利冲动尽管没有完全得到遏制,但随着制度创新步伐的加快,医疗机构特别是公立医疗机构的办院方向正在逐步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而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将为患者的医疗消费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付费方式的改革、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的探索等等,也正在为医患公平博弈搭建越来越坚实的平台。最后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是,社会舆论日益理性,对医患矛盾的本质看得越来越清楚,这将为优化医患关系营造一个好的环境和氛围。因此我们在为哈医大弑医血案而悲愤的同时也应该看到,物极必反,否极泰来,随着医改的逐步深化,医患矛盾的拐点正在日益临近。
哈尔滨弑医血案不仅让死者的亲属痛彻心扉,也无法不在广大医务人员心头抹上浓重的阴影。除去悲痛之外它还让我们又一次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不仅是我们的利益,甚至连我们的身家性命,也与医改的前途与命运紧密相连!只有深化医改,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医患关系,才能从根本上避免类似悲剧的重演!
(责任编辑:姚青)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从“缝肛门”到“八毛门”,医患关系近年来越来越趋于紧张。这主要是由于双方所处的位置不同、诉求不同,彼此之间缺乏共情、互信所造成的。如果能够增进沟通,也许“缝肛门”这样的事件就能少一些。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鼻喉科的各种疾病。尤其专治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诊)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
擅长领域:开设中医肾病专科 ,主要使用中医辩证施治方法治疗各类泌尿系疾病,如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结石、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以及男性性功能障碍疾患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此外,并擅长治疗中风、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以及慢支炎、胃脘痛,抑郁证等内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