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央视评皮革奶重现传闻 中国乳业信任危机未除

2011-02-19 14:39:00cctv《焦点访谈》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农业部17日澄清,所谓的“皮革奶”报道不实。央视称“皮革奶”风波系由语焉不详的报道引发,说明由三聚氰氨而导致的中国乳制品的信任危机,目前依然停留在人们内心。2011年2月18日央视《新闻1+1》播出《谁在制造“皮革奶”?》

  主持人:

  没错,就是这些天大家都说“皮革奶”这几个字,然后非常权威的部门农业部这个时候出来澄清说,这件事到底是怎么回事,你觉得能够掰回市场的多少信任?

  白岩松:

  我觉得需要一次又一次,我觉得这次好在哪儿呢?就是当出来了这个事情之后,媒体一报道,不管可能是不属实,甚至说这里存在着另外一些因素,但是起码农业部是正视它,马上出来告诉大家,然后甚至说最后一次是2009年3月份金华等等。质检总局马上出来,告诉我们一直在监测,没有发现这方面的这种情况。

  我觉得有很多的事情,当这种不信任依然强烈地停留在人们内心的时候,我们不能说那个不属实、那是谣言,就过去了。因为这还不足以立即打消人们内心长久以来已经形成的这种不信任,需要一次又一次,任何风吹草动,哪怕是假的风吹草动,都要立即非常正式地去回应。因此,包括现在我们看到各地乳制品企业迅速站出来,告诉大家相关的数据等等,就是一个漫长的病去如抽丝的过程,不能指望这一次大家就信了,还得很多次,可能将来还得有谣言。

  主持人:

  消费者在面对一篇不属实、或者说没有任何细节报道的时候,我只要一扫马上就信了,但是对权威部门提供的这些详实的数字,往往可能不相信。你说这种较量还要多久?

  白岩松:

  这说明我们还没有到临界点,没到怀疑和真正建立信任之后的临界点,现在依然是一个怀疑占上风和不信任占上风的时候,所以这个时候有关部门不能有委屈感,也不能说愤怒,怎么会有这种不属实报道等等,就是要不厌其烦、一次又一次,哪怕出现谣言之后,一次又一次地证实。

  建立人们的信任需要三个过程:第一,有关部门不断地告诉大家,请信任我,但是这不重要,这只是第一层面。第二,告诉大家你在用什么样的方式不断地检测,并且从不中断,而且有很大的投入,来检测真的没有。只有到第三个阶段,这个事才算了了,消费者也信真的没有了。

  主持人:

  刚才我们在关注一篇语焉不详的报道引发了业内一轮比较大的风波。其实从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以来,最近几年内地的乳制品行业都在经受着摧毁性的打击,这些年正在努力地进行恢复性的生产。但是这样的一轮新的风波到底会对步履维艰的乳制品行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我们稍候会继续关注。

  解说:

  在农业部紧急澄清之后,国家质检总局也做出表态,表示要严厉打击添加非食用物质的违法行为。今天北京、深圳、南京、武汉各地也都纷纷公布各自的检测结果,近期没有发现所谓的“皮革奶”。

  薛毅 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秘书长:

  皮革水解蛋白在食品中间是严禁使用的。2009年初公布的第二批非法添加物中间就有皮革水解物。

  解说:

  从媒体的公开报道中,最近的一次“皮革奶”事件,发生在2009年3月18号,当时浙江省质监局检出金华市晨园乳业生产的多批次牛奶中,共有1874箱含有皮革水解蛋白。之后企业被查封,企业法人代表被刑拘。尽管只是一个小规模企业,尽管此次事件没有造成大范围影响,但是还是让一些部门有了进一步的行动。

  质监、农业等五部委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加强监控和查处。此外,为防止使用违法物品达到蛋白质的含量,还降低奶制品含蛋白标准,把每100克生鲜乳中的含蛋白量,由2.95克降到2.8克,这样的标准全国的奶农正常生产都可以达到。

  王俊勋(农业部奶业管理办公室主任):

  这个标准的制定是卫生部依据《乳品质量监督管理条例》的要求,会同相关部门来牵头制定的,而且这个标准是经过了大量的调研,收集了大量的生产数据以后进行的修改,我认为这个标准是符合当前奶业养殖生产实际的。

  2009年新闻会客厅采访段:

  宋昆冈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

  去年10月份以后,整个行业是处于极端的困难之中。过去我们增长率一般都在两位数,20%到30%,那么去年年底的负0.5增长,把上半年1到8月份正增长拉平之后,是一个负增长。

  解说:

  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不可否认对中国整个乳品行业打击巨大,也就是从那一年开始,从相关职能部门到企业都在发生着改变。扩大监测范围,成立国家食品安全管理委员会,出台《食品安全法》,大到政法法规,小到规定奶源和乳品加工企业的距离,一些措施不失力度。

  李秉龙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应该说分工上没有大的变化,整个协调工作变得更为明确了。从监管上来说,国务院还有农业部就乳品生产这一块出台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应该来说对于这些方面的检测、调查、投入的力度都是在增加的。

  解说:

  尽管每个部门都在努力,标准不断提高,政策从严从紧,但是从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以后到如今,还是会有一些和奶粉有关的事件不断上演。三聚氰氨回流市场,蒙牛公司被禁止向特伦苏牛奶添加OMP物质,伊利集团生产的QQ星儿童奶遭攻击。“糊精奶”、“三聚氰胺奶”、“皮革奶”、“解抗奶”,公众对于乳制品行业的信心仍然显得脆弱。

  李秉龙:

  从政府部门来说,我们的法律还不是很完善,或者是法律还有不能够很好地执行这样一些问题,还有就是我们一系列的检测检验标准,我们还没有全方位地覆盖,在执行过程当中会存在一些问题,这是从政府部门来看。从企业来看,我们企业在自律方面还是有一些问题。

  解说:

  如今尽管让人们恐慌的“皮革奶”并未现身,尽管皮革水解蛋白早就被列为禁止添加的名单,但是“皮革奶”的检测标准究竟有没有统一?检测的范围究竟有多大?面对内地人蜂拥去港澳抢购奶粉的新闻,面对我国奶制品行业的现状,面对消费者,今天的《人民日报》也刊发文章,提出要正视民众的食品安全焦虑。如何恢复公众在食品消费方面的信心,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主持人:

  岩松,咱们先说个题外话,你当时在做“看日本”、“看美国”的时候,有没有去看一看、了解一下,国外奶制品上市之前,会不会像我们一样查里面有没有三聚氰胺,还有皮革水解品这种东西?

  白岩松:

  因为我看美国的时候,专门采访了食品药品监督机构,他也面临这样一个问题,他不断地用开放的方式,不仅自己在不断地查,而且很重要地是欢迎社会各界的监督,跟媒体进行合作。因此,它透明和开放做得非常棒,慢慢地通过这样一种合作,其实是建立起公众的一种信心。因为公众看,不光你跟我说,媒体还盯着你们,也帮着我们一块看,所以这种信心更容易建立起来。所以这也是我们现在监测机构需要借鉴的地方,更开放、更透明。

  因为我们必须面对一个现实,就是现在我们不能掩盗铃说都没有,大家就没事了。不会,刚才我说了,“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你得说无数次,并且检测无数次,最后都是清白的,最后大家的信心才能慢慢地建立起,所以在这样的过程中,恐怕要综合地建立大家的信心。

  主持人:

  昨天咱俩坐在这儿还说,内地人为什么要去香港买,其实买的也许是质量。昨天说也许他们的奶粉比咱们贵,也许都会买。

  白岩松:

  没错,因为这种信心,尤其在独生子女的这种环境当中,大家可以想像,孩子简直是像我们的信仰一样,所以建立信心有这种很漫长的过程,要做很多很细的工作。

  比如说我特别注意到,在这次所谓的“皮革奶”风波当中,除了大家的这种恐慌,然后不信任之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质疑。这种质疑来自于哪儿呢?我们公布相关监测文件和规范中强调,所有样本都检测三聚氰氨,但是这些样本只有30%要检测皮革水解蛋白,如果大家没有看到这个事情的时候,可能还觉得不会去关注这个数字,但是一看到、一想到有“皮革奶”的时候,那70%没监测,会不会有漏网之鱼?现在大家可是希望宁可错杀一千,也别放过一个,因为拿我们当实验剂了。

  有关部门强调经费缺乏,可是大家又替他算了一笔账,六千多个样本,每个几百块钱到一千,全满打满算算一千,才六百多万。虽然对个别部门来说六百万是非常难的经费,老百姓不这么想,写文章、写评论的人不这么想,六百万跟全国老百姓的健康比较起来是一个小数目,所以我想我们要更透明。

  在目前乳制品处于重灾区的情况下的时候要重投入,在乳制品的信心建设方面要重投入,恐怕“皮革奶”风波出现之后,也要提醒有关部门,恐怕不能是30%的监测率,要升高。因为写这个质疑的背后,是写作者本身存在恐慌和不信任。

  主持人:

  咱们再回过头来说,从2008年到现在,相关部门从生产到经营,然后再到销售,各个环节应该说是层层加码,出台了很多这种检测,但是在一篇报道面前,就这么轻而易举地被摧跨了?

  白岩松:

  我刚才已经说了,现在我们恢复起来一点点信心都是非常脆弱的,就像一个大病初愈的人,中医又有一句话了“三分治七分养”。两年多了,在检测样本当中没有三聚氰胺,2009年3月份以来也没有检测到皮革水解蛋白。大家将信将疑,可以理解,因为过去病来如山倒的巨大影响。现在要慢慢地恢复大家的信心,就要不厌其烦地多批次地、不断地这样一种检测,然后给大家恢复这种信心。我觉得恐怕这个密度要加大,然后不仅仅是内地所产的奶粉,也包括现在在市场比例当中洋奶粉比例逐渐加大,也要盯紧,不能说盯这一块,放松那一块,哪天那一块要再出事,我们脆弱的信心甚至出现崩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面对现实,做扎实的工作,然后加大投入。一定要出现这种结局,就是魔高一尺,一定要道高一丈,千万不能出现的是放松警惕了,突然有一天让大家感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那个时候本来就脆弱的信心再想建立太难了。

(责任编辑:梁慧玲)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曾广铨福建省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中医药治疗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等妇科疾病;应用中医手段调理亚健康、慢性疲劳疾病及多囊卵巢综合征。 青春痘、荨麻疹、咳嗽、气喘、眩晕、关节疼痛、口腔溃疡、小儿厌食等中医治疗。

  • 赖维主任医师广州诺亚智慧门诊部

    擅长领域:擅长各种疑难复杂皮肤病,尤其是面部损容性皮肤病(痤疮、玫瑰痤疮、白癜风、黄褐斑等)、化妆品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等疾病的诊断和处理,以及化妆品人体安全性和功效评价。

  • 周佩明副主任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佛山固生堂国医馆

    擅长领域:专长糖尿病及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及内分泌相关疾病的中医调治,对眩晕、头痛、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腰痛、关节痛、月经病、皮炎湿疹等常见病均有一定诊治心得。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