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疫情在给生活和社会带来影响的同时,也给医疗健康产业带来一些机遇和挑战。短期内,疫情拉动了防护用品和器械、创新医药、互联网医疗的发展,但在消费医疗领域,为了控制疫情蔓延几乎全部停业,行业影响巨大。
消费医疗是在基础医疗服务之外,深度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提供更加精准化、差异化或高品质的医疗服务。包括医美、口腔、眼科、体检、产科、儿科、心身医学、运动康复和治未病等专科和领域。
美和健康正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健康中国”战略和健康中国行动等政策的引导之外,大众对健康产品的需求将给消费医疗带来黄金期。消费医疗项目多数为非医保项目,较少受到医保份额的限制,一直是资本市场关注的重点,特别是强势增长的医美行业。
消费医疗以私立为主、公立为辅,多是社会资本办医的营利性、小而精或有一定规模的连锁机构。近年来医疗服务投资多集中社会资本办消费医疗机构,公立医院提供的消费医疗项目仅仅局限在特需门诊或国际医学部,有少数公立医院提供牙科、眼科相配和制剂等服务。
在消费升级、政策放开和资本助推的共同作用下,消费医疗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在线平台和互联网医疗的助力,消费医疗呈现指数级增长。2019年天猫双11健康商品和医疗服务的在线销售额较之以往不断攀高,特别是健康服务类项目的火爆,消费医疗同步增长839%。
受到这次疫情的冲击,整形、口腔、眼科等消费医疗机构,落实政府的疫情防控均关门歇业,经营压力较大。从2003年非典的经验来看,对消费医疗的影响还会持续几个月时间,很多机构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在没有经营和现金流的情况下,还要支付一定的房租、人工成本等开支,不少机构处在生死存亡的边缘。
疫情的影响是短期的、暂时的,疫情过后加大消费领域的支持扶持力度。消费医疗领域会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增长,仍将会迎来理性回归。
一是从医疗健康需求看,慢病管理、健康管理和老龄化是医疗健康的客观需求,不会因为一时的疫情发生根本改变,口腔、体检、新康复、新中医等仍然是一个巨大的需求市场。另一方面,80后、90后成为消费的主力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消费项目成为常规消费模式,医美、减肥、营养、医疗旅行、运动医学等在新消费主体的占有比还会逐步增加。特别是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基因检测、干细胞、生物技术等科技以及商业保险的发展,科技创新与医疗消费融合发展是重要的方向。
二是从消费升级看,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加快转型升级,逐步由温饱型向品质型和发展型转变,相伴而生的是医疗保健消费的格局和内涵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科技、消费、医药”向来是支撑与拉动国民经济前行的重要力量,随着疫情之后各类产业和金融的支持政策,消费会陆续复苏,消费医疗也会有一个报复性增长。
长期来看,消费医疗会有所放缓、理性回归,但总体上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消费医疗的模式会做一些调整,更贴近于人们的现实需求,贴近于社区和居家医疗,融合线上线下相结合运营方式,会采取多种营销手段增加获客渠道。从投资上看,消费医疗仍是医疗服务投资的重点,疫情之后也是医疗投资较快恢复的领域。
一是消费医疗存在价值洼地的投资机会
消费医疗在这一轮春节旺季的缺失,影响也比较大,但这个影响实际上是一种延后的效应,但延迟不代表缺失,现实的消费医疗需求还是客观存在。疫情之下消费医疗受到了负面的影响较重,一些机构处在生死存亡的边缘,但反过来看,消费医疗行业整体也到了底部,对投资而言是布局估值洼地的机会。此外,随着线上消费的爆发,消费医疗与新消费的融合,也给线上线下的消费医疗项目提供了一个发展空间。
二是消费医疗仍是医疗投资的活跃领域
疫情过后的今后一段时期,政府必将在补短板、强弱项上下真功夫,解决公共卫生领域、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公立医院改革等方面突出问题,创新医药、医药器械、互联网医疗、居家医疗等领域会迎来一些机遇。在医疗服务上,政府会大力发展公立医院,发挥公立医院的公益属性、承担基本医疗。因此,从医疗服务投资上,各类资本投资综合医院不是方向,投资综合医院投资回报周期长、回报率低。医疗服务的投资应当与政府办医疗机构形成差异化和互补,投资盈利能力较好的消费医疗领域,提供差异化和高品质的医疗服务。
三是关注以健康为中心的模式转变
这次疫情,提升了人们对健康的认知,也影响着人们的医疗健康需求,这就迫使我们的医疗服务体系要相应调整,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立足于全生命周期的医疗健康管理,为服务对象提供全程、连续、协调的服务,构建起健康评估+早期识别+健康管理+规范诊疗/健康服务体/以人为本的一体化服务(PCIC),因此从投资方向上要高度关注健康领域的项目。
四是看好诊所连锁和居家医疗领域
这次疫情对互联网医疗的需求暴增,人们开始在线问诊和慢病复诊,实施药品线上下单线下配送。除了线上线下融合的服务外,更大的需求是医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为客户提供就近、就便的医疗服务。诊所无疑是最后的领域,贴近人们的生活区域,就近提供消费医疗项目,也可以提供居家医疗和家庭医生的上门服务,实现线上线下各类医疗资源的“无缝连接”。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主治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
擅长领域:擅长:儿童哮喘、儿童慢性咳嗽、小儿间质性肺病及呼吸系统疑难病的诊治。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