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32个小时的超长手术后,三名医生累倒在手术室地板的照片这两天引起广大网友的一片赞誉。人民日报都发评论称,这场超级手术“马拉松”为医德医风树立了标杆,让公众了解到医生的压力与付出的艰辛。不过笔者看到这一新闻之后的感觉却与人民日报恰恰相反,第一、32小时的超长手术算不算超负荷操作?第二、疲劳工作能否保证手术的质量与安全?
这些年来医患关系不断恶化,其中与医生对于患者的态度以及沟通不畅有很大关系。然而医疗界每次在面对这种冷淡态度与不良沟通时,总有诸多理由。如,三甲医院每个医生一天要看七八十甚至一百多患者,疲劳之余根本没心情笑着对患者,而且前面的病人看慢了,后面的病人怎么办?这其中就能看出来疲劳与超负荷工作其实是让医生无法笑对患者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在人民日报的文章中也透露了,一个外科医生平均一台手术时间在五个小时左右,遇到大手术七八个小时。而以笔者认识的一位外科医生来说,他一天至少安排三到五台手术,平均工作时间在15个小时左右。遇到手术时间长了,别说吃饭这种小事,就连喝水撒尿这种日常细节都很难做到,这也是不少外科医生患胃肠疾病的重要起因。
笔者曾好奇地问他,工作那么长时间能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吗?该医生说,即便再累,在手术台上都得打起精神集中精力,毕竟每个手术刀下面都是一个生命,稍有不慎危及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所以没有那个医生会掉以轻心。“但是累,也没办法。”在那次聊天的最后,他感慨,劳动法在医院、医生这里就没有执行过。
笔者曾以阴暗的想法猜测,如果这台“马拉松”手术最后病人没救回来,会不会家属还会一纸诉状将医生告上法庭?私以为,医疗还是应以安全为第一要素,疲劳工作连轴转不仅无法保证患者安全,连自身的安全都保障不了,而媒体以及业界不该一味赞许这种行为,这种鼓励医生疲劳工作的暗示,无疑是一种“捧杀”。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擅长各种疑难复杂皮肤病,尤其是面部损容性皮肤病(痤疮、玫瑰痤疮、白癜风、黄褐斑等)、化妆品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等疾病的诊断和处理,以及化妆品人体安全性和功效评价。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肠易激综合症;一般炎症性胃肠道疾病(急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急慢性胰腺炎;各种肝炎;肝硬化腹水、大肠息肉;肛裂;肛瘘;内外痔;同时擅长给患者提供胃肠道如何保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