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看病难看病贵”是炒出来的?

2008-01-19 11:05: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看病难、看病贵”备受各界关注。昨天,在广东省政协十届一次会议讨论环节,医卫组政协委员们的发言相当激烈。

  “群众把看病贵的责任归咎于医生是不客观的。”省政协委员、广州某大医院院长就此话题第一个发言指出,医疗费用上涨,是医疗技术进步的结果。“疾病谱和治疗手段都发生了改变,以前不能治的心脏功能衰竭、呼吸衰竭、肾衰竭,现在都能治了,只要有钱,就可以换心换肺换肾,不能换的可以‘洗’,洗肾……”该院长还举例说,过去只有高级领导可以做的心电图,现在已经成为常规的基本检查手段,许多用于国防、军事的高科技,现在用于医疗,研发和设备成本的提高带来医疗费用的必然上涨。

  “所谓的‘看病难看病贵’,很多时候是媒体在推波助澜,现场有很多记者在,我要批评你们几句!”省政协常委、某大医院神经科主任发言慷慨激昂,当即吸引到十几家媒体的围观。“依我说,中国老百姓看病并不难,比国外容易多了!”

  这位主任说,最近接诊到一名香港的大学生,他问对方为什么来广州看病,对方回答说,他的这个病在香港的公立医院要排到明年的今天才能看上医生,来广州马上就能治疗。“等半天就能看一位知名专家,全世界都没有这么便宜的事!当然,大家不要一来就挂专家号,不要个个都找钟南山”。

  谈及看病贵,这位主任认为这不是中国特有的现象,是全世界都受到困扰的问题,解决之道在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由不生病的人掏钱给生病的人看病。他说,看病贵还涉及收入不均的问题,同样花500元看病,对月收入过万元的白领和只有1000元的民工,疾病负担的概念完全不同。“媒体对看病贵的问题应该正面宣传!现在一片呼声,医生医院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媒体是在抹黑医务人员、抹黑社会!应该心平气和、公正地分析!”

  百姓看病故事

  每年8万元“洗肾”

  38岁的白领黎先生是加班倒在工作岗位上的,他因患隐秘性的慢性肾炎,肾功能衰竭已经发展到终末期———尿毒症期。

  失去了肾功能的黎先生过去两年里,每两天需要上医院做一次血液透析(俗称“洗肾”),每次4小时。幸运的是,黎先生任职的某省级事业单位仍然可以为员工提供公费医疗,每年约8万元的透析费,他自己只需要支付15%。但是由于处在半工作状态,黎先生的年收入从患病前的12万减少到只有3万元,只能领取到单位的基本工资和最低奖金。

  黎先生已经是在血液透析中心“洗肾”的病人中最幸运的一个,病区里有不少患终末期肾病、必须终生洗肾的病人,在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同时,又没有公费医疗和医保

  花120元买“优待”

  在高级医疗资源扎堆的省会广州,要享受更便利的医疗服务就要舍得多花钱。家住荔湾区王梅早早爬起来,到一家三甲医院看病。7点半到医院排队,前面只有4个人。在医生的诊室外已经等了两个半小时还没被叫号的王梅渐渐发现情况越来越不对。她一打听才弄明白,原来那些插队的人都是花了30块钱挂了“特诊号”。

  据该医院客户服务中心的有关人员介绍,“特诊号”分成30元和120元两个档次,30元的“特诊号”患者看病时,顺序可排在7元的普通号患者前面,而如果30元的号比较多,有患者还想再快一点,就可以花120元,享受最高档“优待”。

  广东住院费用涨幅低于全国

  卫生厅长:在过去五年里医疗费用已得到有效控制

  本周在广东召开的全省卫生工作会议上传出好消息:在医疗需求不断上升的同时,广东医疗费用在过去5年里已经得到有效控制。省政协副主席、省卫生厅厅长姚志彬公布了一组数据:

  2007年全省医疗机构诊疗人次达4.8亿人次,比2002年增加1.1亿人次;住院人数达691.3万人次,比2002年增加229万人次。

  2002年以来,广东门诊和住院病人医疗费用涨幅呈下降趋势,2006年医疗费用十年来首次出现绝对值下降,药费所占比重减少。2006年,广东省县及县以上综合医院平均每诊疗人次医疗费用较上年降低4.87%,其中药费所占比例下降1.48个百分点;平均每一出院者住院医疗费用较上年降低5.88%,其中药费所占比例下降1.43个百分点。

  初步统计显示,2007年在物价总水平涨幅较大的情况下,广东省县及县以上综合医院门诊病人人均医疗费123.5元,与2006年持平,住院病人人均住院费用6501.9元,仅较2006年增长1.1%。门诊和住院费用的涨幅均低于全国平均涨幅(分别为2.2%和7.9%)。

  在教育、医疗、住房成为压垮公众的“新三座大山”、物价普涨的时期,上述数据无疑给广东人带来一丝曙光。

  医疗费用公示,医院不买账

  排名靠前的医院强调:没有可比性

  广东第一次发布18家省直部属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信息是两年前。当时公示了18家医疗机构2005年1-6月医疗服务的基本信息,包括单病种的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日和药品费用等项目指标。事涉医疗收费和排名等敏感内容,引起群众一片叫好。但是统计方式和调查数据马上遭到一些排名靠前的医院的各种质疑。

  一家出院患者人均医疗费用、住院床日费用、某疾病的单病种住院费用等三个方面均排名第一的医院解释,该院两大特色重点专科都是“花钱大户”,因此把整体人均住院费用拉高了;而每日住院费用高,是该院为减轻群众负担、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压缩住院天数所致。

  另一家医院则紧急组织了有关专科主任,对收费高的专科进行分析认为,该院门诊患者人均医疗费用排名较前,主要原因是该院以某慢性传染病为专科特色,该慢性病占全院门诊量1/10,约七成患者是外地人,为方便病人,医生往往开一个月甚至三个月的药,而按门诊常规一般只能开七天。该院某单病种收费是最低医院的七倍,医院领导解释,该单病种全省各地级市的重症病人基本都转送到该院抢救,因此治疗抢救费用必然高于只收治轻度患者的医院,收费排名最低的那家医院就经常把重症病人转送上来,两家医院的收费不具可比性。

(责任编辑:姚青)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