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商务部接管医药流通业

2010-03-11 15:31: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商务部接管医药流通业后,在公立医院改革和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影响下,医药流通业如何发展,2010年看点颇多。 

  商务部接管医药流通业后,在公立医院改革和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影响下,医药流通业如何发展,2010年看点颇多。

  牵一发而动全身。新医改及其系列配套措施的稳步深入推进,对药品流通枢纽环节产生了深刻的决定性影响。按照商务部的精神,“要按照扶优扶强,提高行业集中度和流通效率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积极稳妥推进药品流通企业兼并重组,发展现代物流,鼓励企业做大做强。”未来流通行业的方向已经明确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上,目前仍有诸多问题等待破题。

  企业自身努力固然重要,但行业大政对竞争环境的影响在特定时期内却更加能够决定企业的命运。新医改关于医药流通渠道的政策导向思路已经逐渐清晰,但到了实操层面,不同地区的试点举措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在新医改系列新政的综合影响下,医药流通企业会走向何方?2010年的医改试点新政实施至少有以下十个方面值得企业高度关注。

  看点一:招标

  招标项目与招标主体

  1.招标项目的合理与合法性

  在新医改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对“基本药物”实行“公开招标、统一配送”,对基层医疗单位非基本药物有一定要求,但对高端医院非基本药物是没有相关要求的。但目前众多区域的招标工作将所有医院使用的全部药品列入到招标范围之内,因此其招标项目和范围设定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已遭到人们的质疑。2010年能否有所回归,使得基本药物按照基本药物制度管理,而非基本药物给予一定的市场调节空间?这对鼓励创新和新药市场的成长至关重要。同样,对非基本药物的配送权招标也是如此。关于招标项目的合理与合法性是否因为被质疑而有所调整,值得关注。

  2.招标主体向第三方转变?

  新医改倡导几个分开,但目前各地药品招标执行机构本质上大多数是地方政府,或者是政府的代言人,政府制定规则,政府筹集资金,政府执行,难免有人会对招标结果的“阳光”和“公平”产生怀疑。因此,2010年招标主体是否会向第三方转化也值得关注。

  看点二:配送

  配送权与配送资格

  1.配送权最终如何确定

  有区域市场将医疗终端所需全部药品的配送都纳入到对商业公司的招标范畴内,通过制定招标标准以及限制入围配送商数量来决定相关商业公司的命运。这种做法的法律依据和政策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解释,地方是否有足够的决定权强行实施?范围扩大到什么程度?相关落选公司的预后问题如何考虑?有管办,有放开是在保障的基础上保留了竞争的市场属性,新医改指导意见在这方面给出了有见地的指导意见,有利于市场健康发展。而扩大新医改意见,将“基本药物”的概念扩大到“全部药品”,将配送权统一对医药商业招标,限定中标商业数量,使有些企业无须竞争即可获得配送权,而一些合法的医药商业公司却失去了生存空间,这无疑是对国家新医改指导意见的误解,站在医药商业公司的角度,其配送权如何保证?招标条款中的配送范围和配送权如何界定?值得关注。

  2.配送资格期待国家规范

  新医改指导意见提出了“引导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的思路,但到底要采取怎样的措施引导企业实现这一点,目前尚未明确。试点中则有的地方左手拿尺子右手操刀子,尺子明确了获得配送资格的企业标准,连整改的时间都不给,达不到标准的,就等于挨了刀子。而这种配送资格设置的依据是什么?是针对监管要求制定的,还是针对实际药品配送需求?是为了限制配送企业的数量而制定的,还是为某些特定企业而制定?其制定的理由和依据值得研究。因此,接下来国家关于配送企业资格的标准和实施时间,值得关注。

  看点三:货款履约

  强制医院履约与政府履约

  招标是一种商业合同行为,商业合同自然要履约。政府在招标文件中明确了医院的履约尤其是货款履约。问题是,有些地区医院的履约质量不高,政府的强制招标行为如果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多交易方面的平等,也是销售经理们所欢迎的。全部药品采购和配送招标之后,在货款方面,政府是强制医院履约还是政府直接履约,是一个现实而重要的问题,比如某地区原来有200个配送商承担300亿元的医院采购任务,有地方打算限定在5家配送商之内,平均每家商业公司的配送额将由原来的1.5亿元一下扩张到60亿元,突然增加的现金流需求如何解决,有几家能够解决?在履约方面配送商是否可以获得一定的政府支持?都可以作为看点。

  看点四:两票制

  是否会进一步扩大实施?

  将两票制作为打击药品过度营销的措施,出发点无疑是正确的,而且也是简单直接的手段。但实质上,从过度营销动机到动机的实施都是针对“个别”医生的不当需求,根本在医生。而“个别”医生问题的根本在于对医生的从业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过度营销中的一切过程终究是过程,两票制解决的是过程问题,不是问题的根本。只要有低洼,总会有水流进去,两票制解决过度促销的问题并没有把握问题的本质。过度营销环节缩减了,代理制也将面临致命的打击,但各生产企业是否有能力一一建设自己的销售团队?企业全部去建设自己的销售团队给销售费用带来多大的浪费?最终这些浪费会转嫁给谁?两票制是否会进一步扩大成全国的一统格局,是要时刻关注的。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冯惠玲副主任医师佛山市中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鼻喉科的各种疾病。尤其专治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诊)

  • 容星耀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内科疾病,尤其是在呼吸系统(如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和消化道疾病(如胃肠炎,胃溃疡,脂肪肝,肝炎,胆囊炎等)诸病种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 印根权主任医师广州诺亚智慧门诊部

    擅长领域:擅长:儿童哮喘、儿童慢性咳嗽、小儿间质性肺病及呼吸系统疑难病的诊治。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