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下半年以来,世界经济金融形势风云突变、急剧恶化,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严重困难和严峻挑战。中国经济尽管表现出了较强的抵御能力,但经济下行趋势也是明显的,中国的医药产业同样也受到了国际市场萎缩和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带来的压力,原料药出口受阻,利润增幅急剧下降。
一、金融危机对医药产业的整体影响
1、企业融资困难
经济危机对医药企业最直接的一个影响便是突然失去了廉价的贷款和融资渠道。在此次金融风暴中,大量金融机构纷纷倒闭,迫使银行停止贷款来保护自己的资本,从而导致大量生物医药公司失去了便利的融资渠道;在这个大环境下,我国2009年制定新增贷款额度中,各大商业银行都将贷款目标对准了基建。而且,由于药物的研发是一个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的过程,因此融资的困难将对生物医药企业尤其是对风险投资依赖程度较高的生物技术企业造成巨大的打击。我国医药企业期间的市场竞争状况和产业结构调整决定了大部分医药企业融资难。低水平重复建设、研发水平整体低下决定了国家的投入会投向生产基本药物生产企业和国家扶持的国有企业。
2、市场增长率放缓
尽管需求具有较强的刚性,但国外医药市场的增长率已经开始出现下滑。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西方主流国家的医药市场的增长率从10年前的两位数下滑至4%~6%,有分析师甚至预言医药市场在2011年左右将进入负增长率的衰退期。辉瑞公司08年公布的第三季季报显示,该公司第三季度净利增长了3倍,超过市场预期,但是面对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辉瑞调低了2008年的盈利预期,表明全球医药市场的增长率可能会由于危机的爆发而下降。
3、并购活动降温
制药业频繁发生的并购等资本运作风潮也出现了降温的趋势。据美国健康产业投资统计数据显示,在金融风暴开始不久,医药业风险投资和并购成交金额均呈下滑趋势,显示出投资者信心的下降和对未来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的担忧。
4、研发投入放缓
药品的研发需要长期的资金支持,失败风险极高,且经常出现失败。据统计,2007年全球对生物技术公司的投资达到50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在去年仅是首次创造利润,而在590亿美元的收入中仅有10亿美元的利润,利润率仅1.7%。因此,投资生物技术公司被认为是一种风险决策,随着融资渠道的减少,对生物技术公司的研发投入必将显著降低,许多生物医药公司为了以更低的成本来开发新药物,提高研发效率,也开始改变研发模式,大量的后期研究合同(二期、三期和四期)被推迟或取消。
除生物技术公司的基础研究受到影响外,制药企业的药品研发也同样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如同许多其他行业一样,制药行业目前也正处于艰难时期。2007年,FDA仅仅批准了19种新产品,这是过去20多年来的最低水平。与此同时,开发创新治疗产品的成本不断上升。目前,将一种新产品推向市场平均需要耗资8亿美元,比上世纪70年代高出15倍,是上世纪80年代的3倍多。缺乏真正的创新活动,再加上近年来监管部门不断加大检查力度以及医疗保险公司为降低医疗开支而推出更加严厉的成本控制措施,已经使得医疗保健行业的经营环境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困难。
5、裁员消减成本
安永全球医药行业中心在今年的调查中得出,61%的高管将裁员作为削减成本第一要务;57%的高管表示,其企业正在减少雇员挽留和培训的计划。裁减中高层管理人员已造成企业内部经验和专长的流失,并且损失很难挽回。通过裁员来削减成本已不再是应对困境的最佳选择。报告亦指出,医药行业对人才的发现、培养和管理重视不够,人才才是行业创新的源泉。然而,几乎没有高管提及如何做好人力储备。由此可见,医药行业总在不断调整其产品策略,包括投入大量的时间与资金进行产品开发和生命周期管理,但在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方面却进展甚微。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传播医疗服务创新典范,见证健康服务新时代,中国医药健康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网络评选活动——中国健康年度总评榜再度闪耀启动!目前网络投票平台已经吸引了几百万网民踊跃参与。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鼻喉科的各种疾病。尤其专治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诊)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
擅长领域:擅长各种疑难复杂皮肤病,尤其是面部损容性皮肤病(痤疮、玫瑰痤疮、白癜风、黄褐斑等)、化妆品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等疾病的诊断和处理,以及化妆品人体安全性和功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