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基本药物目录仍未出内部遇挫

2009-06-29 15:25: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时近7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仍未公布。 

  时近7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仍未公布。

  较之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此前4月底出台的表态,已晚了近两个月。

  近两周来,与新医改密切相关的6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启动,《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出台,新医改节奏似乎并未过多受到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影响。

  基本药物目录是基本药物制度的重要一环。除目录遴选外,该制度还涉及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报销、定价、合理使用等一系列问题。

  “在基本药物制度中,制订基本药物目录是最简单的,反而是其他一些配套政策的设计相对困难。”中国药学会医药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宋瑞霖告诉《瞭望》新闻周刊。

  宋瑞霖此前一直在国务院法制办文教卫生司工作,对中国的医药政策十分熟悉。

  他表示,具体到中国的基本药物制度,相关决策人士意见基本一致,“我们绝不只是追求一个漂亮的前脸,而是方方面面都力求细致,有形式,也要有实质,否则不可能达到预期效果。”

  “目录建设”,还是“制度建设”

  宋瑞霖说,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此次基本药物目录大概收入400种药。

  “但不是说只有400多个药品,因为药有不同规格、不同剂型。比如感冒通,有片剂、胶囊、冲剂等剂型,这些不同剂型算1种药。”

  根据4月份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该目录应当按照防治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中西药并重的原则,结合我国用药特点,参照国际经验等遴选而成。

  而从世界和中国的情况看,基本药物目录并非新生事物。

  1977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制订基本药物清单,意在为各国政府提供一个范本,以便能挑选药物解决当地公共卫生需求。清单每两年修订一次,以反映新的卫生挑战、医药方面的新发展以及不断变化的耐药模式。清单至今已更新到第十五版。

  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制订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在1982年、1996年、1998年、2000年、2002年和2004年先后编制了6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2004年的版本,收西药品种773个,中成药品种1260个,共2033种。

  “2000多种药,显然已经偏离‘基本药物’的概念了,所以我们做的很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让目录瘦身。”宋瑞霖说。

  据了解,世界卫生组织2007年第十五版《基本药物标准清单》中,仅列药物340种。据称,已“能够对付多数全球重点疾病,包括疟疾艾滋病毒/艾滋病、结核、生殖卫生疾病以及越来越多的慢性病,如癌症和糖尿病等”。

  宋瑞霖表示,目录非常重要,它“就像是菜单,公众靠这个知道能点哪些菜,政府靠这个知道会花多少钱。但由于以往这些版本的基本药物目录没有配套政策,对谁去组织生产、谁去保证供应、谁去筹资、谁去支付等问题没有涉及,因此,它仅是一张纸,没有发挥基本药物的作用。”

  宋瑞霖说,直到2005年,大家才真正开始讨论基本药物的制度建设,而不仅仅是目录建设。“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现在探索构建的基本药物制度是崭新的。”

  基本药物目录的另一个实际问题是报销。

  我国目前大致有3个涉及药品报销的目录,分别为《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以下简称《医保目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药物参考目录及各省(区、市)的新农合医疗用药报销目录》《乡村医生基本用药目录》。

  有观点认为,不同药品报销目录彼此共存,是中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卫生领域的突出表现。

  宋瑞霖说,目前看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医保目录》重合率非常高。“关键是如何进一步提高其报销比例,以解决目录之间的对接问题。”

  普药,还是创新药

  大的基本药物属于已过专利期的通用药,在临床上已广泛使用或使用多年。其特征往往是,技术含量比较低、价格比较低、产品比较容易进入市场、多家企业生产销售、用药习惯相对固定等。

  很多业内人士据此认定,大型普药生产企业会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最大受益者。

  “中国是药品生产大国,但绝大多数药品是仿制药。问题是,作为一个药品消费大国,不管是从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角度,还是从发展经济的角度,我们都需要培育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药产业,而制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只能是创新能力,也就是新药研发能力。”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朱恒鹏对《瞭望》新闻周刊说。

  自1985年以来,国际承认的中国原创药品只有青蒿素、丁苯肽、双环醇等为数不多的几个。由于药品定价、招标采购等多方面配套政策不完善,少数企业的创新行为往往不能给企业争取到骄人业绩。

  据时任费森尤斯·卡比(中国)公司政务总监的陈哲峰2007年在媒体上说,2002年,石药集团的原创药丁苯肽软胶囊上市。该药耗资近3.5亿元,是世界上第一个专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然而,由于难以进入医院主渠道,巨额投资难以收回,还面临产品专利不断荒废的窘境,后续新药研发和创新项目难以展开。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