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口岸最新数据显示医药品出口快速增长。业内指出,药品出口形势向好的信号已开始显现,预计未来药品出口额仍会稳定增长,不过横在国内医药企业面前的障碍并未消除,药品出口制约因素仍长期存在。
南京海关6月17日公布数据表示,江苏口岸1-5月份累计出口医药品1.1亿美元,同比增长57.8%。业内认为,随着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全球爆发及蔓延,国内传统中药产品因具有退烧、抗病毒等功能而备受国际市场关注。4、5月份江苏口岸分别出口医药品2,232万美元和2,127万美元,分别增长50.2%和43.9%。
然而,从出口结构看,江苏口岸1-5月出口中成药37.4万美元,仅占同期医药品出口总值的0.3%,不过中成药出口一直以来所占比重都比较低。1-5个月医药品出口主要品种为腺体、肝素和抗菌素;80%以上为一般贸易出口,主要出口至欧盟和美国。
国内药品贸易企业人士表示,国内医药品出口一向比较稳定,甲型H1N1流感疫情蔓延确实为部分中药冲剂企业带来订单。该人士也指出,目前国内医药品出口仍然面临许多制约因素,广度与深度远远不够,而且受经济危机影响,第一季度企业订单减少、出口量下滑,竞争优势消失成为横在国内医药企业面前的一道障碍。未来企业应该在产业链研究上多下工夫,参与海外市场竞争的策略需要不断加强。
中国医保商会副会长刘张林曾表示,受国家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的影响,出口形势向好的信号已开始显现。分析师认为,与第一季度数据比较,中药出口金额实际处于明显上涨态势。全国第一季度药品出口数据显示,中药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当期出口金额为3.0亿美元,同比下降1.5%。
不过,未来出口制约因素不容忽视,产品结构调整可能需要较为漫长的过程。广东贸易企业人士指出,中成药、高技术药物并未成为出口主流,目前,维生素C仍是医药商品出口的主体部分。整体看,国内药品生产企业的经营未见好转,利润空间仍进一步压缩。
此外,贸易摩擦还将长时期存在。商务部公平贸易局局长夏翔指出,药品出口企业应以大局为重,团结协作。比如,印度对中国青霉素工业盐依存度达到90%,在印度对国内青霉素工业盐发起反倾销立案申请时,国内企业能够一致对外,完全停止对其供货,谈判时中方就有资本。
预计未来药品出口额仍会稳定增长,国家近期再次上调出口退税率的品种中涉及多种中成药等医药产品,具体包括抗生素、人血制品、中成药等药品,出口退税率由13%提高到15%;胰岛素等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7%。业内对此认为,医药产品出口退税率的提高,对于中成药、抗生素原料药等出口企业构成实质性利好,更重要的是,出口退税率调整将提升行业应对当前形势的信心。
(实习编辑:陈玉梅)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内科疾病,尤其是在呼吸系统(如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和消化道疾病(如胃肠炎,胃溃疡,脂肪肝,肝炎,胆囊炎等)诸病种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咳喘、哮证。对不孕不育、肺心病、急慢性前列腺炎、男女更年期综合征,胃肠疾病,眩晕等疑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