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包括诺和诺德在内,美国礼来、赛诺菲安万特、拜耳医药保健等多家跨国药企都在对中国
糖尿病市场加大投入,扩张运营规模,或扩建工厂,或引入新药,或加强社区卫生的培训教育,糖尿病市场的争夺异常激烈。
同时,伴随
医改新政的推行,外资大改以往主攻大
医院的渠道取向,逐步向基层医疗机构倾斜。
糖尿病市场大扩容
11月7日,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最新公布的一组数据为跨国药企的“疯狂投资”找到了注脚。
这组最新公布的
调查结果显示,在20岁至70岁的人口中,糖尿病患病率是2001年和1994年的2倍和4倍。目前,中国的糖尿病患者人数为3980万,是仅次于印度(4090万)的世界第二大糖尿病重灾区。
“预计到2025年,中国的糖尿病患者总数将达到5930万左右。”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杨文英教授向本报记者介绍,中国的糖尿病患者人数正以“令人担忧的速度”增加。
据有关调查显示, 中国城市人口治疗糖尿病直接人均医疗花费为451美元, 治疗患有糖尿病并发症的患者花费则高达1694美元。糖尿病防治
药品市场急剧增长。面对中国这一未来全球最大糖尿病病患市场,相关药企的生产企业都在紧急行动。
诺和诺德最新投资兴建的工厂将主要为中国和亚洲其它市场生产
胰岛素类产品,这不仅成为全球最大的胰岛素制剂与灌装工厂,也是诺和诺德公司迄今最大的一笔海外投资。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该市场发展的药企,诺和诺德在胰岛素占据70%左右的份额,是最大的市场拥有者。紧随其后的是美国礼来和法国赛诺菲安万特。本土企业在该领域远远落后于跨国公司。三大巨头的竞争激烈。
礼来中国区
总裁戴文睿表示,未来5年内,礼来将在中国上市十几个新产品和器械,其中一半以上是糖尿病产品。就在上周,法国药企赛诺菲也在中国上市了一款新型预填充胰岛素注射笔,加码在该市场的投入。
种种迹象显示,在全球金融危机的风暴之下,虽然中国经济的增长也在放缓,但很多跨国企业仍对中国的中期增长前景抱有信心,尤其是那些面对消费者的
行业。糖尿病药物市场显然也位列其中。
向基层医疗倾斜
过去,跨国药企糖尿病药物销售的主要渠道是大型医院。但随着新医改
政策的推行,糖尿病作为慢性
疾病,其治疗和管理也会更多的向社区医疗等基层医疗倾斜。面对这一背景,跨国公司也开始逐步调整战略方向。
“中国的医疗市场正在转型,在大中城市等医保已经覆盖的市场之外,农村和社区市场是广泛的,令人兴奋的新市场。”戴文睿对记者表示。
今年6月,礼来公司斥资250万美元启动了中国基层糖尿病教育拓展计划,旨在通过培训,提高社区和基层糖尿病
医生和护士的专业水平。
该项目的五年计划中,将依托四川、陕西、黑龙江、杭州、
广州、
上海和
北京原中国糖尿病教育项目已建成的省级糖尿病教育中心的技术力量,在各地区共发展18个设在基层医院的二级糖尿病教育中心,成为分别面向农村和城镇基层医务人员的糖尿病培训中心。这正是礼来将糖尿病教育和管理拓展到基层和边远地区的重要举措。
诺和诺德公司糖尿病事业高级总监何尉聪告诉记者,由于糖尿病是慢性疾病,在慢病进社区的趋势下,诺和诺德近来也逐步参与到社区卫生服务的协作中。
“由于现在病人日常的治疗都放在社区,上海社区医疗的糖尿病患者比率已从原先的20%上升到近40%。我们已看到了这一部分的转变。”何尉聪说,随着新医改的推行,患者向社区流动的趋势比较明显。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司慢
性病管理处处长雷正龙告诉本报记者,糖尿病的市场潜力很大,很多跨国企业都已经开始行动,投入社区项目的合作。在慢性病管理这块,卫生部门也在积极寻求和企业的合作。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本土企业局限于资金的匮乏和观念的影响投入还较少。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药企人士告诉记者,在这些合作项目中,公司并不提供自己的药物,也不从中搜集病患资料。项目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病患对该病的“认知”。对社区卫生医疗以这种方式合作,不仅投资额较大,而且短期并不能看到实际的经济收益,因此尝试的公司并不多。
(实习编辑:肖晓堃)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